本报记者 陈海芹 姜萌 苑菲菲
近日,京鲁豫等部分地区蔬菜滞销引发关注,青岛即墨、平度等地菜农的白菜、大葱、芹菜等也陷入滞销状态。25日,记者调查了解到,菜农自产的蔬菜难进超市大门、种菜没有险种保障、单打独斗难成气候这三大因素导致“菜贱伤农”的情况频频出现。
自产蔬菜难进“大户”门
25日,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企事业单位食堂的蔬菜供应均是由固定的蔬菜配送公司提供,大型超市的蔬菜采购渠道则由多家供货商“统揽”,由于品种单一、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质量难以保证等因素制约,个体菜农的自产蔬菜很难进入蔬菜消费大户的门槛。
青岛大学后勤管理处膳食中心采购部范经理介绍,大学从市商务局阳光食品工程招标来的蔬菜企业中筛选了4家单位进行合作,每月都由其中的两家统一配送食堂所需蔬菜。而个体菜农的蔬菜品种单一难以满足需求,且运输、保存等中间步骤太过繁琐。据青岛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服务管理处韩处长介绍,商务局阳光食品工程中的蔬菜企业是市政府食堂蔬菜的主要配送企业,有专门的检测,质量有保证,基本不会单独与菜农联系。
大润发宁夏路店生鲜部王经理说,目前超市主要是通过与供应商合作的方式采购蔬菜。超市内有3家供货商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八成以上的蔬菜都是来自供货商的基地,另外一部分散装菜则是由供应商通过批发市场等途径采购供应,超市每天的蔬菜需求量太大,零散菜农的生产量和品种根本无法满足。
保险公司没有“种菜险”
为了防止“菜贱伤农”,上海推出了蔬菜保险,目前青岛尚无一家保险公司推出蔬菜保险。“我们有赔案受理、家财险、车险业务,没有你说的农业险。”在东海一路上的太平洋保险公司,记者先后向3位工作人员咨询蔬菜保险与农业保险的情况,她们称不知道公司有这种保险,其相关业务部门称,没有针对蔬菜或者农产品的险种,只有蔬菜运输险。
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的副总马培凯说,农业险种主要包括养殖险和种植险,养殖险包括奶牛和能育母猪,种植险包括小麦、玉米,没有蔬菜。“公司将在今年对大棚蔬菜进行保险。提案已经上交政府,具体的环节还在审批当中。”马培凯说,去年在针对蔬菜险种进行调查时发现,不少农民对给蔬菜投保的意识比较淡薄。“蔬菜也能上保险吗?那才能赔多少钱?”这是调查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农民普遍认为种菜成本低于粮食、养殖,获赔的数额还不够成本。另外,农业险作为政策保险是非盈利险种,公司大部分时间只能赚回成本,“近两年青岛风灾、火灾和旱灾较为频繁,农险出现了亏本的现象,这正是很多保险公司不愿进行投资的原因。”
菜农单打独斗难找销路
记者了解到,农业合作社与蔬菜加工、出口企业有合作的“订单菜”不愁卖,菜农自己种植的蔬菜则容易滞销。在平度市蓼兰镇杨家顶子村,菜农杨同光今年种了10亩大葱和6亩大白菜,“大葱1毛钱1斤,白菜5分钱一斤,都没有人要。”杨同光说,白菜是开春才种植的大棚菜,每斤卖4角钱才不亏本,照现在的行情雇人收菜都亏本,只能把白菜直接翻在地里。该村种的700多亩白菜和大葱大多滞销,但去年的1000亩菠菜和大葱销售一空。“去年是村里的合作社和胶州一个蔬菜出口公司签订了协议,根本不愁卖,今年与公司解约后,我们种的菜不好卖了。”杨同光说。
平度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说,平度市蔬菜统计是在菜农种植之后才进行,因此很难用公布某品种蔬菜种植面积的方式来提前引导菜农进行种植。“农业局只能从调整种植结构,劝阻菜农不盲目扩种来防止因供大于求引起的滞销,我们现在也在帮助联系客商。”
记者从平度市农业局了解到,目前平度市有部分蔬菜批发市场,如南村、仁和生姜等批发市场将散户菜农的蔬菜集中起来,由管理方联系蔬菜客商进行外销,运营情况良好。为了帮助散户销售,农业局将扶持这类市场的建设,推广这种销售模式,帮助菜农拓宽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