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油田老职工对石油勘探大会战的怀念———
脑海中抹不掉的“当年景”
  • 2011年04月28日 作者:
  • 【PDF版】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在我的脑海中永远抹不掉的是当年的创业情景。

    在那石油勘探大会战的岁月里,住的是帐篷、马厩,睡的是行军床、土坑,吃的是有砂粒的地瓜面窝窝头、地瓜干和地瓜。新鲜地瓜或蒸或烤那是非常香甜可口,可是把地瓜切成片、磨成粉,做成地瓜面窝窝头,就又黑又硬了。一个月只有两三顿白馒头吃,但炒菜只有大白菜和胡萝卜;喝的是土坑池或土井里的水,水是微苦咸涩的;上下班徒步上井,即使偶尔乘坐敞蓬车,在高低不平的土马路上也让人颠簸得难受。在会战期间工人们几乎没有休息日,有几件事至今令人难忘。

    1962年7月份,雨不停地下着。牛庄到东营的土公路被水淹没,运粮汽车进不了东营,于是东营地区职工的吃粮成了问题。华东石油勘探局的刘南局长便动员油区职工男女一齐动手去牛庄扛粮。刘局长带头绑了一块毛巾在头上,脱了鞋带领职工去扛粮。从车上卸下粮食,每人背一袋粮要趟水艰难行走约200米。大家伙儿的扛粮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把粮袋抱在胸前、有的顶在头上、有的扛在肩上、有的用木棒两人抬一袋或两袋的,一个接一个,看起来像一条长龙,直到把粮食装上汽车。

    记得那时会战已打响,石油工业部的余秋里部长常用长征精神激励会战职工,对他们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1964年11月某天晚饭时,他看到基地所有职工在吃草籽面窝窝头,当晚在礼堂召开了职工大会。会上,余部长讲述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这对会战职工来说,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使广大职工树立了克服会战条件艰苦的信心和决心。

    尽管油区条件十分艰苦困难,但当时人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尽快为国家找到大油田。几十年风雨,几十年奋战,终于梦想成真,艰苦奋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看今朝油区一片繁华景象,到处高楼林立,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高档的公交车通向每一个花园式居民新村。人们喝上了自来水,吃上了白面馒头,家家户户都有大彩电、电冰箱、空调机,过上了美满幸福的小康生活。

    俗话说“饮水思源”,列宁同志也说过“忘记过去,就是背叛”。面对这来之不易的硕果,我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够珍惜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也永远不要忘记老一辈石油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了发现和建设大油田,为了建设和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日夜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面对未来,我们要继续发扬石油会战中的革命精神,要弘扬创业精神并按照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争做讲文明、求知识、懂技能、会管理的新时期石油人,为油田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沈鑫贤)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张施工
脑海中抹不掉的“当年景”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