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毛旭松
提到藏秀斋王超,在胶东地区的文物收藏圈中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风趣幽默的谈吐,一口地道的牟平口音,折射出藏秀斋主人的豁达。上世纪70年代生人却有着丰富的胶东文物收藏经验,位于牟平区养马岛的民俗村即将开放,王超的胶东民俗博物馆也将梦想成真。
收藏缘分与生俱来藏品多到无处可放
提起跟收藏的结缘,王超笑称缘分似乎与生俱来:“小时候住在牟平四合院,平日无事,便跟玩伴玩耍,不经意间会从土地里挖得铜钱,那时候对铜钱没有什么概念,只是拿在手中把
玩。”
过去的房屋材料多为石头和砖块,石头表面凹凸不平,石块间总会留有细微缝隙,人们就塞一铜钱,不仅可以填满缝隙,也有寓意求财的意思。“儿时顽皮,就抠墙中的铜钱,久而久之,手中的铜钱越来越多。后来跟玩伴进行交换,收集不同样式、各个年代的铜钱,从此就迷上了收藏。”铜钱可以说是王超收藏最早的物件。
“说句不当的形容,搞收藏跟吸鸦片似的,一旦陷入其中,完全欲罢不能。”对收藏天生的喜好,坚定了王超在收藏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1993年的工资水平也就300元左右,迷恋收藏的他几乎把所有的薪水都投在收集文物之上。新婚燕尔的王超把度蜜月的时间全都花在古玩市场上,对文物的资金投入使自己几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好在文物的流动,让资金周转开来,度过了最初收藏的难关。
寒来暑往,王超忙里偷闲,将业余时间、精力、财力放到胶东文物的收集上,如今他的藏品品类齐全,梳妆台、茶壶、座钟、笔筒、桌椅等等千姿百态,甚至木模、搓衣板、纸人、账本等等什物都应有尽有,东西之多,连王超自己都不知道家中有多少件宝贝。500平方米的仓库已经满满当当,自己住房的阁楼也无落脚之地,占地2公顷的养马岛民俗村里也是王超收集的藏品,甚至旧面包车中也塞满宝贝。
客厅变身民俗博物馆沉迷收藏自得其乐
任何一人走进王超家中,估计都会被眼前所见景象惊呆,简直就是胶东民俗文物博物馆。大件如字画、桌椅、座钟都是有着至少百年历史。客厅中陈列的文物皆为精品,甚至电视墙都以瓷盘衬底,看出家中主人的别具匠心。随便从老家具底下抽出箱子,都是经过精心整理装着银元的十本收藏册。另打开一箱,装着分类有序的老信封,可别小看了这收藏的信封,整整齐齐用专用纸张叠好,旁边附上文字说明,装订成册,归类有致。从清末民初到抗战时期,再到建国初期,一箱老家信见证了百余年胶东历史的演变。登楼梯上阁楼,又是另一番景象,牟平老照片挂在楼梯拐角处,家具、字画、煤油灯错落摆放,成箱的古书归置一起,文物多而不乱。
平时工作繁忙,身心俱疲,或者生活工作中受气,心中郁闷。每每如此,回到家中,满眼都是自己收藏的精美物件,沏一壶好茶,坐老式座椅,品茶赏画,心中阴郁之情早已烟消云散,此中乐趣唯有自己明了。这是王超对收藏乐此不疲的原因。
勤去博物馆看展览文物要知其所以然
对于初玩收藏的人,王超建议多看展览。烟台地区,烟台美术馆、黄海博物馆、烟台画院陈列馆是必须去看的,无意之中就会领会艺术的精髓,再者常去古玩商的店铺转转,多和他们说说话喝喝茶,养性、交友、长眼力。辨文物,不听故事。凡事慢慢来,古玩规矩多,但要牢记,跟做人一样,善待别人。
王超收藏文物虽多,却并非没有目的,很多文物最终都成系列。“以木模为例,几个看上去并不起眼,收集数百个各式各样的,归为一列,成为系统,就很有看头。”王超说。收藏的每个物件,王超都要弄明白背后的历史,“东西在于研究,这样才有真乐趣。”王超曾为了弄清楚一幅字画的作者,研究一年才知其所以然。
执着收藏胶东文物民俗博物馆开放在即
对胶东民俗文物的热情,让王超几乎涉猎胶东民俗文物收藏的各个方面。空闲之际,游走于古玩市场、村巷之间,脚印遍布胶东地区,收购藏在民间的文物。高楼林立的光鲜下,老建筑渐渐消失,每每听说胶东哪处城村改造,工作再忙,王超总要脱身前往。“很多宝贝都被现代人给毁了,看着那些断掉的石碑,都是些胶东历史文化的见证,真是可惜。”王超感慨的说。对胶东文物喜欢到近乎偏执的地步,见不得胶东的文物被外地人买走。“这些都是胶东地区的文物,只有留在胶东当地展出才最有味道。”看到外地文物贩子收购胶东文物,王超总要出手将文物买回。
如此热衷收藏胶东民间文物,除了对胶东民俗的天生热爱外,其实在王超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梦。“有朝一日,能够建造一个胶东民俗博物馆,展示这些年来自己收集的胶东文物,让世人通过实物更全面的了解胶东风土民情。”王超说。
随着王超收藏的文物越来越多,政府对于古文物的重视程度提高,王超离着自己民俗博物馆的梦想越来越近。位于牟平区养马岛,占地2公顷的民俗村基本建成,王超的部分藏品已经陈列在民俗村中,预计今年下半年最迟明年上半年将对外开放。“有专门的陈设空间,再加上安全的防范措施,保证民俗文物的安全,实现了我这些年来收藏的心愿。”王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