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曹家庄附近
本报记者宗韶峰 实习生 郭羽
短短一百多米距离,堆着上千只废弃的化学品桶。随处可见的油污、刺鼻的气味,带来的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安全隐患。那么,经过简单处理的这些化学品桶销往了何处?近日,本报记者探访莱山区曹家庄附近的几家废旧化学品桶收购点。
现场
一百多米路至少5家收购点
莱山区曹家庄的几家废旧化学品桶收购点,位于烟台市驾驶员培训中心东面一个上坡路上。在距离收购点十几米的距离外,便能闻见一股非常刺鼻的味道。短短一百多米路,至少有5家收购点,路边到处是一堆一堆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铁皮桶和塑料桶,能有上千只。在某收购点后面一条南北向的小路上,两大堆桶靠在一栋两层建筑的墙外,将不宽的路面占去了一多半。
除了刺鼻的气味,记者还注意到,一些收购点周围的路面上满是油污。一些收购点因为场地限制,将一些废旧桶直接堆在了路边草丛里。很多桶上的油污还清晰可见,一旦引起火灾,借助风力,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些收购点都在曹家庄村北边的公路上,紧挨着村里的民宅,离曹家庄幼儿园和小学的距离也不过200米。 调查
简单清洗后卖给一些企业
一位姓曹的老板听说记者要卖桶,没有问要卖的桶曾装过什么化学品,而是直接询问要卖的数量。记者说,要卖的桶装过二甲苯之类的危险化学品,曹老板似乎并不介意,只是说,只要是桶,盛装过什么无所谓。
在另一家收购点,一位姓史的老板同样不介意记者要卖的桶曾装过什么。当记者说要卖的桶盛过盐酸时,史老板说,“回来用水冲洗一下就可以了,只要桶不漏就没问题。”
当记者问,一些不允许重复使用的桶是否收购时,史老板指着院里的一堆蓝色塑料桶告诉记者,这是上午刚从一家制糖企业拉回来的盛装糖稀的桶,按规定,这种桶只允许使用一次。
“这些桶大部分卖给烟台的一些企业,也有一些食品厂。像一次性的桶,企业到市场上买的话,至少要100块钱,我这边八九十块钱就可以买到。能用就行,安全不安全都在其次。”史老板说。
部门
属无照经营更无经营资质
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了莱山区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曹家庄的几家废旧化学品桶收购点,均属无照经营,更没有其他经营化学品的资质。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商部门曾接到过群众的投诉,但要取缔存在一定困难,因为这种收购点,由于买卖的流动性很大,取证很难。
莱山区环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部门已接到居民投诉,并同时将情况告知了工商部门,一旦掌握相关证据,将依法联合取缔。
据一位多年从事化工生产行业的人士透露,化学品桶,特别是盛装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处理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由原料供应商直接进行回收,另一种是送到有相关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专业性处理,用专业的方法来清洗容器。而对一些只允许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只能进行销毁处理,绝对不允许再次进入流通,更不能流入食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