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雇人绞碎菠菜,埋地里当肥料
售价还不够收获的工钱,肥城不少种植户赔大了
  • 2011年05月05日 作者:
  • 【PDF版】

    种植大户杨建峰心疼地看着自己的菠菜绞碎在地里。

    几百亩菠菜被碾碎在地里。

    本报记者 侯艳艳

    眼下到了菠菜退市的季节,然而肥城市汶阳镇有机蔬菜基地里,仍然有不少菠菜长得十分“旺盛”。越窜越高的菠菜找不到买家,菜农们只好忍痛把菠菜绞碎在地里。

    目击:玉米秸秆还田机在“收割”菠菜

    3日上午,记者来到汶阳镇康孟庄有机蔬菜基地,放眼望去,地里的菠菜已经长了六七十厘米高,地里的野草更是窜到了八九十厘米。

    土地承包户姜国华说,他种植了100多亩有机菠菜,地里菠菜几乎都已经开花结种。姜国华随手拔起一棵菠菜,拧掉菠菜根,露出的空心直径达5厘米。姜国华苦笑着说,这菠菜长得比西芹都好。4月初他卖了10亩地的菠菜,如今长在地里的菠菜20天前就该收了。由于找不到买家,菠菜已经老在地里。“菠菜已经开花,肯定没人要了,我打算这几天就用机器把菠菜粉碎,烂在地里当肥料。”姜国华无奈地说。

    随后,记者来到汶阳镇李家店村菠菜种植大户杨建峰的菠菜地,他承包了村里100亩地种菠菜。记者在地头看到,工人正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收割”菠菜,没一会时间,几亩菠菜就被“收割”完毕。杨建峰说,他已经雇人“收割”了两天,收割后的菠菜要被埋在地里当肥料。

    随后,记者来到肥城马庄镇瓜菜批发市场,采访了几位种菠菜的散户,他们纷纷表示,今年菠菜折了本,很多村民的菠菜烂在了地里。

    算账:100亩地赔了10万多

    种植户杨建峰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子费130元、化肥160元、人工费150元、土地租金400元、浇地钱50元,这些成本费加起来是890元。加上秸秆还田机作业费用每亩110元,农药每亩30元,每亩地的成本为1030元,100亩地的成本就是103000元。杨建峰说,今年4月,他托关系卖了8亩地的20吨菠菜,按每斤1毛5计算,每吨收入300元,割菜、装车等费用每斤1毛2分,20吨的纯收入约为1200元。成本费减去收入,100亩地总共赔了101800元。

    与其他土地承包户相比,田东史庄的土地承包大户刘红志损失更为惨重。他承包了1200亩地,有600亩地种了菠菜。今年他卖出了200多亩地的菠菜,近400亩菠菜没有收割。“传出菠菜有核辐射的消息后,售价一斤8分钱,还不够去收菜的工钱,也就不去收了。”刘红志说,他已经雇人粉碎了150多亩地的菠菜,今后几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剩下的200多亩菠菜粉碎完,以免耽搁下一季蔬菜。据知情者透露,在汶阳镇有机蔬菜基地,仅菠菜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承包户就不下20个。

    原因:供应量大市场难消化

    据肥城马庄瓜菜批发市场的收菜商张福全分析,导致菠菜烂在地里、菜农折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去年菠菜的批发价格达到每斤8毛,不少尝到甜头的菜农纷纷扩大种植面积或转种菠菜,使得菠菜的市场供应量大增,在供大于求的形势下,菠菜的收购价降低了,“核辐射”也是今年菠菜滞销的一大原因。他举例说,今年4月7日,菠菜的收购价还在每斤2毛,菜农可以保本。4月8日,菠菜的收购价就降到了每斤6分钱。

    “去年东北的客户把一车35吨菠菜拉到哈尔滨,6至8小时就能卖完,今年同一时期,一车18吨菠菜要卖3天。”收菜商姜昌文说。收菜商张随广说,今年天气较冷,菠菜上市时间较往年晚了半个月,4月5日左右才开始集中上市,而8日,大批上市的菠菜价格已经降到了几分一斤,这也导致大批菠菜无法售出。

    土地承包户姜国华说,他看到其他村村民发展有机蔬菜发了财,自己也和村里签了土地承包合同,发展有机蔬菜。发展有机蔬菜前,蔬菜公司的中介人主动联系到他,并口头承诺如果蔬菜质量达标,将以每斤3毛5分到5毛的价格进行收购。“由于没有书面协议,我们的菜价就不能保底,中间人也联系不到了,只能眼看着赔钱。”姜国华说。而其他几位菠菜种植大户则说,今年有些蔬菜公司到地里抽样化验菠菜的农药残留,结果有公司借口菜地农残超标,不收菠菜了。

    专家观点:减少投机心理,政府需加大调控

    肥城天和食品有限公司的高坤告诉记者,有的种植户为获得更多利益,竟然不愿与蔬菜公司签订合同。在蔬菜市场价格高的情形下,他们会把部分蔬菜高价卖到市场上,而在蔬菜价格低时,则愿意把菜以保护价卖给蔬菜公司,这种投机心理也加大了有机蔬菜种植的风险。高坤说,签订合同的种植户会得到蔬菜公司的技术指导和用药指导,这比农户盲目种植会好很多。

    泰安市农业局相关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强化信息服务,及时做好生产形势调研和市场预测分析工作,及时发布种植指导意见和市场流通信息,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由于本地市场需求量有限,产量的增加必定导致供大于求,但农民如果能把眼光放到外地市场去,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获取信息,并主动与采购商联系,这是最有可能走出困境的办法。同时,农户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应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相关部门应加大农产品抽样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放大 缩小 默认
雇人绞碎菠菜,埋地里当肥料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