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座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交流
  • 2011年05月05日 作者:
  • 【PDF版】

    □刘英团

    公交车上好心让座,谁料反遭责骂和推搡。广州人汤女士“五一”到武汉游玩,和朋友乘坐公交车时,朋友11岁的孩子得到一个座位,见到一位抱孩子的妇女站着很吃力,孩子就将座位让给妇女。谁知身后的老头竟责骂小孩没有给他让座。忍无可忍的汤女士回敬一句:“您为老不尊,不配我让座”。突然,前排冲过来一50多岁妇女,揪住汤女士的衣领往车门边推,“你敢骂我们家老头。”(5月4日《武汉晚报》)

    小孩该把座位让给老人还是抱小孩的妇女,还真有点“鸡生蛋、蛋生鸡”的意味。但纠结过后,这又是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11岁的小孩可以把座位让给抱小孩的妇女,如果别的乘客也能像小孩那样让出座位给站着的老人,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但满车的乘客耳闻污言秽语的谩骂,却始终没有“站起来”。

    让座,原本生活中的小事情,牵扯着道德的神经;车厢,是个“临时社会”,最能检验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水准。在道德的范畴里,“让座”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美德、私德、公德还是需要法律出面规范的“义务”?如果乘客都能互相体谅对方,让座或者被让座,就该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而美好的交流。其实,在这场事件中,小孩把座位该让给抱小孩的妇女还是老人以及因让座引发的谩骂、推搡已淡化为事件的背景,我们这些旁观者才是这场幽默剧的主角———一群伪善的“道德家”。对此,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我们愿意用鄙视的眼光来审视一个为老不尊的老人,却不愿意正视自己的情操甚至不如一个11岁的小孩。

    应该说,让座的出发点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培植一种担当意识和公民精神,是维系一种公平、公正、有序的社会公共道德秩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道德互利互惠,道德共享的图景。只有一个座位,到底应该让给抱孩子的妇女还是老人,恐怕谁也无法判断。如果别人让了座,连句“谢谢”都没有,甚至像武汉的那位老人,己不爱幼倒也罢了,还满口污言秽语,怎么能赢得其他乘客的尊重和照顾呢?为老不尊,人何以尊其乎?而且,公交车上乘客的文明程度,体现了这辆公交车所在城市的文明程度。公交车就是展示每座城市中百姓素质的移动窗口。如果所有的乘客能多点谦让,想来城市才不至于让外地游客感到冷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语录
微评论
微言·博论
让座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交流
为何多数人喜欢“拽人名”
□漫说新语
信用卡消费你刷了吗?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