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市光靠拼价格难有大作为
透视经营7年的保龙仓超市突然退市原因
  • 2011年05月05日 作者:
  • 【PDF版】

    3000多块钱的货只收回了半箱火腿肠,供货商有苦无处诉。

    文/本报记者 王金强 片/本报记者 苏超

    在德州维系了7年之久的大超市,就这样退出市场,成为德州市民的一个记忆。它的退出是必然,还是偶然?是自身经营使然,还是无情的市场做了推手?对此,本报记者梳理了保龙仓退市的前前后后,采访了一系列业内人士,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一经济现象透射出的经济信号。

    曾经辉煌>>

    北园路上的“购物天堂”

    “主要感觉那儿的货便宜、低档,去了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小杨说,开始挣钱后,他和女友买东西不再是光看价格了,所以保龙仓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

    赵女士说,她住的北园小区是老小区。北园路还没有改名为大学路的时候,她就已经住在这里了。去年,她经常步行走到对面,在保龙仓超市里挑选生活必需品。如今,她只能走到大学路银座或者附近的北园市场买东西,但很难再碰到像保龙仓那样购物的地方了。

    “银座的东西贵一些,保龙仓还是挺合算的”,在大学毕业生小杨看来,保龙仓的好处就是,可以在超市里买到批发价的商品。

    但这只是他曾经的记忆,因为他毕业后已经很少去保龙仓买东西了。当记者提起的时候,他才知道,保龙仓已经关门了。“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友去那儿买东西,看来要成为永远的记忆了。”小杨说,他有些怀念。

    小杨告诉记者,他2004年到德州上大学,毕业后在德州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上学时,他经常带女朋友跑到保龙仓买东西。

    “那时候就为了省钱。”小杨说,那时候保龙仓也热衷于在学校搞促销,加上保龙仓离学校比较近,同学中很多人喜欢去那儿购物。2008年,小杨在德州学院毕业后,在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就再也没有去保龙仓买过东西了。“主要感觉那儿的货便宜、低档,去了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小杨说,开始挣钱后,他和女友买东西不再是光看价格了,所以保龙仓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

    突然歇业>>

    大年三十贴上了封条

    “2009年9月30日,银座大学路开业,两家超市相隔几百米,很多人就开始不看好保龙仓了。”整个2010年,供货商马先生给保龙仓的供货并没有增长多少,反而是积压了不少款物。

    长长的封条封住了超市的卷闸门,门前偌大的停车场内,没有多少人和车,只剩下斑驳的自行车停车架躺在地上……这种情景,一直从去年除夕夜,持续到现在。

    保龙仓超市门口的一家男装店是超市一楼唯一营业的门店,尽管店主蔡女士对所有的衣服进行打折处理,但仍少有顾客光顾。

    2月23日,本报记者接到保龙仓供货商的热线电话后,到现场看到上述情景。4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保龙仓时,店主蔡女士仍守在店内,等待保龙仓方面给她做最后的清算。

    “去年年前,就听说保龙仓要关门了,腊月二十几的时候,又说‘不关了,明年继续经营’。”在蔡女士店内,供货商窦女士说,去年腊月,保龙仓的经理还不停地催他们继续供货,没想到除夕夜贴上封条后,再也没有撕下来。

    保龙仓超市用房的产权方是德州市人防办。人防办工程管理处的王先生说,大年三十晚上9点,保龙仓的人发短信告诉他,超市关门了。之后,又说大年初九开业,后来还说正月十六开业,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开业。

    “2009年9月30日,银座大学路开业,两家超市相隔几百米,很多人就开始不看好保龙仓了。”整个2010年,供货商马先生给保龙仓的供货并没有增长多少,反而是积压了不少款物。在马先生看来,房租水涨船高及以银座和德百为代表的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场加快布局步伐,是保龙仓退市的外部原因。

    退市风波>>

    房租到现在仍未结清

    “房租仍未结清,还在等待中。”5月4日,德州市人防办工程处王勇告诉记者,保龙仓退市后,供货商的款物已经退还,但房租仍拖着。

    4月7日上午,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保龙仓超市后门收货通道口,光线暗淡。30多岁的索立山从超市的收货通道搬出一个纸箱,里面散放着火腿肠、泡面等零食。

    “3000多块的货物打了水漂,这箱子里就是我‘抢救’出来的,也就值个几十块钱吧。”索立山很无奈,“其余的货物都坏掉了,他们只管退货不管赔偿损坏的货物。”他说,一个多月没开门,很多存放在超市里的货腐烂变质。

    和索立山一样,窦相梅给超市供应的是豆产品,“货虽不多,但是这么长时间没开张,都坏在里面了。”跟他们一样,凡是供应保质期较短的供货商,都因货物变质或过了保质期,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尽管退回了部分货物,50多名供货商却无人能高兴起来。在他们看来,即便是为了讨回这点货物,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2011年2月22日,在保龙仓20多天没有开业的情况下,德州的十多名供货商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家乐福保龙仓中华店讨说法,但超市方面一直没有人出面解决此事,超市称他们是家乐福不是保龙仓。然而有媒体报道,家乐福与河北保龙仓通过股权合作形式组建了合资公司。

    之后的2月24日,50名供货商再次聚齐,赴石家庄讨要货款,并要求保龙仓方面打开超市的门,退还他们积压的货物,但是并不顺利,200多万的款物依然没有着落。

    随后,50多名供货商每人交2000元的押金,推选出了供货商代表,再次赴石家庄。直到4月6日,保龙仓方面开始清账退货。

    “房租仍未结清,还在等待中。”5月4日,德州市人防办工程处王勇告诉记者,保龙仓退市后,供货商的款物已经退还,但房租仍拖着。

    专家说法

    单一低端营销已没有竞争力

    一位零售业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德百澳德乐时代广场开业后,推出了“SHOPPING MALL”的概念,它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性经营模式与完美的环境配套设施让市民眼前一亮。而银座商城大学路店也摆脱了单一的超市、卖场业态,为市民提供综合性的商超服务。他认为,在零售业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仅仅靠单一的超市、卖场业态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为满足消费者的多种消费需求,尽量拖长消费者的逗留时间,开发多业态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

    德州学院经管系副主任吕志轩博士认为,银座斥资5亿在德州连开三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外,德百雄踞德州已久,加快了布局提质,德州商业圈的竞争更加激烈了。从地理位置上看,保龙仓与银座大学路店一街之隔,而银座旨在进军中高端,保龙仓主打平价牌,所以两家商铺本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但遗憾的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看到保龙仓在产品、服务、营销、装潢等方面的动作。环境变了,但经营不变,势必难保市场地位和销售份额,退市也在情理之中了。

    记者联系到河北保龙仓总部,对于退市原因,他们闭口不谈。记者随后联系河北石家庄市业内人士张先生,在他看来,平价商场的利润低,而且仅靠价格低廉已经很难吸引现在的消费者了。保龙仓被家乐福并购之后销售政策的调整,也是保龙仓退出德州的原因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市光靠拼价格难有大作为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