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门战斗纪念碑奠基,幸存老战士追忆峥嵘岁月
62年前,他们战斗在金门
  • 2011年05月06日 作者:
  • 【PDF版】

    金门战斗纪念碑效果图。

    文/片 本报记者 尹明亮 实习生 隋炜凤

    62年前,在距山东千里之遥的厦门,一场惨烈的战斗在金门岛打响。来自齐鲁大地的6000多名子弟兵参加了战斗,其中近一半阵亡。

    62年后,一座金门战斗纪念碑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奠基。幸存的老战士再次聚首,回忆那段峥峰岁月。

    本期策划 朱頔

    4月21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在位于长清的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一座金门战斗纪念碑正式奠基。

    1949年10月24日至25日,来自齐鲁大地的6000多名战士跟随部队来到厦门,怀着解放全中国的理想,他们参加了惨烈的金门岛战斗,最终近一半阵亡。

    如今,62年过去了,这场战斗的幸存者再次相聚,共同回忆起那段战争岁月。

    10月25日一定要上岛看看

    4月21日上午,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金门战斗烈士纪念碑奠基仪式刚刚结束,一位白发老人却又匆匆而至。他叫赵本经,是当年参加金门岛战斗的主力部队28军244团中的一员。

    “当年我是团里宣传股的股长,登岛作战的时候,我没有去。”虽然已82岁高龄,老人对于那段历史却记忆犹新。“上去三个团,晚上登陆,打了一夜又一天,一个人也没回来,这边的人眼睁睁看着,却啥办法也没有。244团就留下了我们这些没有上岛的伤病军人和非战斗士兵。”谈起当年牺牲的那些战友,老人的眼里不禁流露出一丝伤感。

    “其实不想让他来,老人年纪大了,天还下着雨,这么远,路还不熟悉。”一起陪父亲从周村赶来的赵本经的女儿说,老人一年到头整天打听关于金门岛战斗的消息,什么时候哪儿有相关的活动,他都清清楚楚,每次都不会落下。“去年他和寿光一位老战友的后代一合计,两人非要去金门岛走一趟,还一定得是战斗的那天,虽说现在放开了,但给他联系了一遭,也没联系到那天上岛的旅行社,这才作罢。”

    “都是在一起的好战友,但一登岛后就再也没见过,不得去看看?”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已经泛黄,照片上的人都面带笑容。“这些人都是在一起的战友,但里边有两个上岛再也没回来,一个叫孙堡之,一个叫邢永生,那时候大家还都很年轻。”

    报话机里响起战友自尽的枪声

    省城解放路129号,一位名叫左志强的老人住在这里。他的许多邻居都知道这位82岁的老人曾是一位军人,还上过朝鲜战场,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在新中国刚解放时,他还差一点登上金门岛。

    “当时我们是作为第二批上岛部队准备的。”在左志强的家里,老人告诉记者,当时作为31军93师通信营通信连连长,他并未参加到战斗一线,但对战斗的很多细节却还有很深的印象。

    “沪宁杭战役结束后,在嘉兴休整一个月,乘火车到了上饶,之后便是13天的急行军,到了厦门。”老人回忆说,“其实当时攻打金门最初是决定让31军上,不过后来换成了28军。31军作为后续部队,准备发起第二波攻击。”因为是通信兵,所以身在后方的左志强多是通过通信的方式了解战斗的消息。

    “后方指挥部设在云顶崖,通信兵也都在指挥部,和28军的通信营在一块,上岛的也有通信兵,所以战斗的消息会不时传来。”老人说,当时他们离金门岛已经非常近,甚至岛上敌人晒被子都可以看见,但后续部队就是上不了岛。“打到最后,报话机里经常传来战友自尽的枪声,很多人的最后一句话都是‘我已经为国效力了’。”说到这,老人的眼角似乎有些湿润。

    军中小姐妹如今已是耄耋老人

    今年83岁的张力生老人住在山东大学第三宿舍。62年前,当时还是年轻姑娘的她,作为28军文工团的一员,和部队一起来到了厦门,而当年与她在一起的,还有她的妹妹张容生。

    “前边的是妹妹,1946年当的兵,是我带着去的,从山东一路跟到了厦门。”在张力生老人家里,老人指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告诉记者。照片上,两个身着军装的小姑娘英姿飒爽,脸上还透露出一股稚气。老人说,登岛作战时,她的妹妹还在文工团,但她已经到了后勤,对战斗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听说战斗失利,我军伤亡惨重。

    1950年,老人离开厦门到了南京。也正是那时,一些金门战斗的幸存者通过战俘交换回到大陆。“几个被俘的老战友回到南京后,还到家里来看过我,一起吃了顿饭,也聊起岛上战斗的惨烈、失利的原因。”老人对记者说着,仿佛是她亲身的经历。不过,那次相见也是他们战友最后一次相见。几个战友相继离开后就再也没见过,如今再谈起那几个战友的名字,老人的记忆都已有些模糊。

    历经六十多年,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都已年过古稀,能经受住岁月的洗礼,仍然健在的已然不多。“在老家参军的时候,我们宣传队有四十几个人,如今也不知还有几个健在。即使是后来的28军文工团,曾有200多人,能联系到的也不多了。1999年,一群老战友在厦门聚过一次,但一晃又十多年了,如今在济南的也就我一个了。”说到这里,这位已满头白发的老人唏嘘不已。

    同村伙伴一起参军却天各一方

    在记者采访的曾参加过金门岛战斗的老战士中,唯一一位曾登上渔船向金门岛进发的,是目前家住广饶的尹明录老人。日前,在老人所住的广饶县人民医院宿舍,这位已81岁的老战士在谈起当年的战斗时,仍不时发出声声叹息。

    据老人介绍,当时他是28军82师244团特务营的一名卫生员。244团是登岛作战最主要的部队之一,战斗发生时,尹明录也登上了登岛的船只,“船都已经出发了,不过潮水已经退去了,虽然前面的部队都已登岛,但我们的船已无法靠岸,最后又漂了回来。”老人说。

    虽然没有登岛,但老人对战斗却有着清晰的记忆,“一开始,大小金门的通道已经打通,但后来敌方的援军赶来,把登岛的船只都炸毁了。没有船,陆上部队也没有什么办法。”

    “虽然名字都已记不得,但平时大家在一起也挺熟悉,那时我才19岁,其实大家都是这个年纪,连里年纪大些的干部也不过二十五六岁。”说起当时上岛战斗的战友,老人一声叹息,“244团当时就只剩了还没来得及登岛的特务营。”

    也许时间不能冲淡历史,但对于80多岁的老人来说,还是有些残酷,一个个清晰的面庞出现在脑海里,但老人已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后来我参加了海军,从青岛到蓬莱,1970年转业,再后来又回到了老家广饶。当年也是从这里参军,从孟良崮到金门,打遍了整个华东。”

    “其实,还有个健在的战友叫辛树坚,当年登上了金门,不过现在是在台湾。”老人说,他和辛树坚曾是一个村的伙伴,1946年一起参军,一起转战大江南北,一起来到厦门海边,不过金门战斗后,两人就天各一方了。“前年,他回来看看,还来看过我,不过如今怎么样,也不知道了。”

    O后记

    那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虽然失利,但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中,却是浓重的一笔;虽然牺牲于他乡,但人们并没有把他们忘记;虽然道路有些坎坷,但纪念碑还是立起来了。一个甲子的轮回,时间似乎有些长,但他们还是“回家”了。一艘斑驳的帆船,意气风发的战士,他们是在战斗的路上,也是在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路上,正如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邓海燕所说,“落叶归根是烈士们的愿望,更是后人们的愿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62年前,他们战斗在金门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