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位截瘫的站立梦想
  • 2011年05月06日 作者:
  • 【PDF版】

    王树成自创轮椅站了起来。

    在月河路与胜利街附近,病友王学军正在咨询“站立轮椅”的详细情况。

    文/本报记者 于潇潇 片/本报记者 吴凡

    高位截瘫,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能说能笑能呼吸能思考,身体却像不属于自己的一样,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行动。

    每个高位截瘫的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先是悲痛,再是愤怒,继而无奈,最终平静。经历这一过程后,如何“好好活下去”,终成为多数截瘫病人面临的问题。“不给别人添麻烦”,成为他们最大的心愿。于是,有人做轮椅、卖花、开网店、做设计……

    记者近日走近潍坊高位截瘫患者群体,探访病痛背后挣扎与奋斗的故事。

    如果……现实总是残酷,别跟我说如果。宫丽娟在QQ上写道。

    2011年5月4日,青年节的上午,暖春的阳光从敞开的窗外扑洒进来。躺在床上的宫丽娟用胳膊在额头上支出一片阴影,笑着向记者打了声招呼。

    出门半个小时的母亲张桂琴快步走到床边,觉察不对,马上拿出便壶接到女儿身下,一阵窸窣。

    然后,像抱着一个没有知觉的布娃娃,张桂琴将女儿抱起来,靠在床头,又倒好一杯水送到女儿嘴边。

    宫丽娟是个高位截瘫者,25岁,截瘫5年。

    即使病着,她依然爱笑,大眼睛一笑便成了一弯新月,浓密的黑发,身材姣好。除了略微胖点儿,坐起来的宫丽娟看起来与普通的25岁姑娘无异。

    5年前的宫丽娟,随剧团在东营一家新开业的卖场演出。化妆后的她穿着嫩黄的上衣,白色长裤笼着修长的双腿,青春逼人。演出就要开始了,她和同事还站在舞台上,对着相机摆出V字型手势。

    如今,这张照片就夹在梳妆镜上,经历了五年时光,有些泛黄,像不甚清晰的往事。

    中午吃饭,宫丽娟用双手“捧”着一个烧饼,咬一口,母亲喂一口菜。说到渴了,母亲再喂一口水。

    幸好还可以说话,张桂琴说,出事后,能将女儿救活差点成了奢望,现在恢复到胳膊可能动,已经是老天的恩赐。

    6年前在临朐综艺剧团,宫丽娟算是个“小全能”,歌舞、小品、吕剧……只要演出有需要,她都能派上用场。演《胡林抢亲》,化了个男装后竟也是英气逼人,同事赶紧帮忙拍下照片纪念。

    正如照片上所显示的,出事前的宫丽娟一直开朗自信。十年前站在剧团招生老师面前,一曲《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让老师直接拍板要人。

    这些记忆如今被封存在QQ里,相册加了密,非但别人,连宫丽娟自己都不愿意去多看一眼。

    如果……现实总是残酷,别跟我说如果。宫丽娟在QQ上写道。

    等待手术的过程中,王树成还抱着幻想。手术结束后,医生说“等奇迹吧。”

    “晚上十点多,我们早就睡下了,电话突然响了。”母亲张桂琴回忆,2005年7月的那个晚上,是一家人的噩梦。

    剧团乘车从东营返回潍坊,途中与迎面而来的另一辆货车相撞。

    没想到做完CT,活着的人里,宫丽娟伤得最重,并随即陷入昏迷。

    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命,之后,宫丽娟和所有的求医者一样,身心俱疲。在临朐做完针灸,她已经不会哭了。

    寿光人王树成也是截瘫者,胸部以下没有知觉。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潍坊市青年创业大赛的赛场上,一张桌子,周围是小组的其他四个成员,他和队友一起在模拟沙盘上演练。

    王树成穿着暗红色的夹克,黑色毛衣,很干净。从正面看去,隔着张桌子,只看见后面高高的黑色椅背,是和其他队员唯一不同的地方。

    赛场提供的,是藤椅,王树成坐的,是自己设计的轮椅。轮椅让他保持着舒适的坐姿,“看起来倒更像个老板”,陪同前来的朋友笑着说。

    2011年4月21日上午,潍坊银座商场停车场,朋友找人帮忙从三轮车后把轮椅抬下来,王树成用双手支撑着,“爬”到轮椅上。

    13年前的一天,王树成接到了任务,对一家农宅房顶的电线进行检修。王树成踩着梯子爬到屋顶,手拿电笔开始工作。一阵大风突然刮起来,将屋顶最高处的一根烟囱吹断,急势滚落的烟囱撞在了王树成身上,将他从屋顶打落。

    “我没有摔晕,自始至终都是清醒的。”清醒有时也是很残忍的事,落地的几秒钟里,王树成就想,完了,瘫了。

    被家人和朋友迅速送往医院,等待手术的过程中,王树成还抱着幻想。手术结束后,医生说“等奇迹吧。”

    那一刻,躺在病床上的王树成哭成了泪人。

    5月2日下午,在位于寿光市田柳镇刘家庄村的家里,王树成拿出一个海绵做的绑腿,死死地将双腿固定在轮椅上。“这样双腿就会有个支撑点。”

    然后,王树成启动手边的按钮。轮椅开始自动伸缩及角度转换,脚踏慢慢向下,椅背和扶手逐渐升高,座椅收回。靠着轮椅的力量,他站了起来。

    腿脚突然不住地痉挛,妻子忙蹲下来,帮他按揉双腿,好一阵,才平静下来。这样的痉挛,每天都有无数次。然而即使痉挛,也还是要坚持站立。

    “我掉一个工具在地上,就像正常人把工具扔进了海里,捞都没法捞。”这条路很难走,而数以万计的截瘫者,却在努力地“跋涉”下去。

    “对我们残疾人来说,自食其力不仅是生活需要,还是一种精神需要。”宫丽娟说。

    宫丽娟每天挂在网上。手指仍不能动,母亲拿过一块木板放在宫丽娟腿上,又把键盘放在木板上。宫丽娟用手腕挪动鼠标,然后把两只手都按

    在键盘上,用手腕的力量打字。

    这是她难得的乐趣。截瘫两年后,家里凑钱买了台电脑,宫丽娟开始用电脑与外界联系。

    “对于我们来说,想要成功,付出的努力要超出常人十倍。”王树成告诉记者。

    他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一。设计的“站立轮椅”,帮助许多残疾人实现了站立梦想。

    “我掉一个工具在地上,就像正常人把工具扔进了海里,捞都没法捞。”别人很容易做到的事,对他却无比艰难。没有经验,一切要靠自己摸索,王树成笑说自己在“闭门造车”。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开始,2002年,“站立式轮椅”终于研制成功。王树成笑了,妻子刘玉兰却哭了。

    “他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醒,开始琢磨白天的制作失败在哪里。等到早上我起床,可以帮他工作一会儿。”刘玉兰说,然后白天一整天,王树成都在工作。多少个日夜,她眼看着丈夫一点点走向成功。

    2009年,很多人慕名来找王树成做轮椅,王树成就跟几个残疾人开始了轮椅的试生产。

    2010年,王树成正式申请了营业执照生产新型轮椅,销售情况良好,为了发展外地客户,王树成还“赶时髦”注册了阿里巴巴的会员,开始网上交易。

    “自食其力”的梦想让许多截瘫病人支撑下去。

    王树成的QQ里,截瘫病人有200多个,除了咨询轮椅方面的问题外,大多数都会聊聊病情,或是近况。

    “大家都很不甘心,无数人在努力。”王树成说,而努力的成本太过高昂,多以身体的透支为代价。

    一个广州的病友,突然在网上消失了。几个月后,内蒙古一个病友告诉王树成,这个人太要强,每天东跑西跑地忙事业,累死了。

    王树成附近村里也曾有一个病友,之前做木材生意,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由于家庭困窘,截瘫后他仍每天在外面奔波--早上上了三轮车,直到晚上才让家人背回家--没撑过两年。

    一个寿光的病友,生病后一直开出租,两年后得了褥疮。

    这条路很难走,而数以万计的截瘫者,却在努力地“跋涉”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位截瘫的站立梦想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