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青年
  • 2011年05月06日 作者:
  • 【PDF版】

    ———谨以此文献给“五四”青年节(二)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年龄似乎正被一种不可阻挡的外力拉长,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的推进,计划生育的坚持,让中国老龄化状况日益明显,却也让社会越来越年轻。

    这是个不服老的时代,这是个年龄越大能量就可能越大的年代,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其实,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对青年人的年龄界定早已经延后了。

    印象里一直觉得二三十岁才是青年人,现在才发现,一些年纪稍长的人也有着青年人一般的活力。

    美国人雷·克洛克,52岁时开始打工学习制作汉堡包,然后借债270万美元买下麦氏兄弟的餐厅,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苦心经营,使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汉堡包为主食的速食公司。看来,只要努力,一切还来得及,一切还可以改变。

    在民生街社区书记刘建军看来,虽然自己已经47岁,但正是“正当时”的“大龄青年”,有年轻的心态、充沛的体力、足够的人生阅历和充足的发展空间。

    刘建军干社区工作已经有6个年头了,1个月前,正在工福街社区担任书记的他,被调到了更大的民生街社区担任书记。这意味着,相比以前,他要更拼命了。刘建军说,在工福街社区担任书记时,他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到单位,一忙就是一天,晚上12点以后下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被调派到民生街社区当书记后,刘建军更忙了。为了尽快加深和社区居民之间的了解,他每天除了基本工作,总会抽时间到各个小区内“体察民情”。

    “现在小区内有4700多户居民,30多个小区,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刘建军豁然一笑,现在儿子上大学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扑在工作上。虽然每天早上7点出门,在外面一呆就是一天,可他从没觉得累。他

    说,虽然社区工作看起来繁杂、不起眼,但是在社区工作里挑大梁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没有一定阅历的青年真的很难挑起这个担子。好在自己还“年轻”,还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能为社区做更多的事情。

    作为风筝会办公室的一名科长,刘志平负责的是风筝锦标赛参赛队伍的联络、接待以及赛事的安排工作。每年他都会请四五名大学生到办公室里帮忙整理材料。姜新迪是这些志愿者中的一员。从进办公室见到刘志平科长开始,她觉得对方也就30多岁。直到她为刘志平整理档案,才发现刘志平是1961年出生的,非常的惊讶,因为这位科长精神抖擞,言辞时髦,完全是一个小青年的形象。

    就是这件事,让姜新迪意识到,青年群体确实扩大了不少。“印象里一直觉得二三十岁才是青年人,现在才发现,一些年纪稍长的人也有着青年人一般的活力。”

    俞敏洪曾是她的偶像,因为他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姜新迪觉得俞敏洪离自己很近。这种近是心理意义上的近。“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他也是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背景和关系,靠自己的双手就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而且在我印象里他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青年人的形象。所以更容易将他作为自己的榜样。”她说即便知道俞敏洪是已近50岁,但仍觉得他给人的感觉很年轻很有活力。

    就这样,青年群体的扩大让两代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像俞敏洪一样,李彦宏、史玉柱等50岁左右的青年人,因为事业上的成功和与80年代人心理的贴近性,成了20多岁青年人的偶像。60后与80后似乎也有了很多共同语言。

    王洪昌是潍坊一家旅行社的总经理,潍坊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同事们都说他给人的感觉并不像一个48岁的人,他仍然有一头乌黑的亮发,只是鬓角有些许的泛白。“旅行社的不少员工年龄只有20几岁,跟我女儿差不多大,但是他们一般会叫我大哥而不是叔叔。”正是因为跟着一群小年轻在一起又没有长幼之分,才让王洪昌一直觉得自己很年轻。

    当然,他也有保持年轻的诀窍。不管工作有多忙,他每天都会早早的起床,到人民广场锻炼身体,几乎没有停过。“以前市游泳馆没有拆的时候,我办了张卡,三天两头的去游泳,游完泳才回家吃饭,然后到办公室上班。一年差不多有200天都会游泳。”

    他觉得,旅游业是一种年轻人的职业,因为这份工作需要激情与活力。每天面对各式各样的客户前来咨询,必须保持笑容满面和神采飞扬,如果死气沉沉是绝对不行的。

    “心态是最重要的,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变老了。”王洪昌一直保持着对时事的关注,每天读报纸是必上的功课之一。“与时俱进才能不被

    时代所淘汰吧。”他带领下的旅行社目前已经有两处营业部,成为潍坊市经营旅游业务最全、实力最雄厚的旅行社之一。即便在常人看来,他已经在事业上成功了,但他仍然像青年人一样为自己不断地设置新的目标。

    对于青年人年龄范围的扩大,王洪昌也十分认同,他觉得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年纪稍大的人也开始注重养生,保持自己的年轻活力,并且将这种活力投入到事业当中,又因为这些人经验比年轻人更丰富,通常能将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潜在的也使得社会向前迈步。而如果在以前,可能年纪稍大一些就有些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意味了,甚至成了事业的阻力。现在则大不相同,他们往往是事业最大的推动力。

    “我和女儿都是青年,一个小青年,一个大青年。”他跟女儿之间也像朋友一般平等。采访的当天,他还收到了女儿从网上给他买来的汽车遮阳伞。“我女儿知道我缺什么东西。”

    人们对青年节的重视程度无形当中会降低很多。有的人甚至可能感觉不到这个节日的存在。但是,这个节日其实从未远离,因为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

    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五四”青年节,是一个既年轻又年老的节日,说它年轻,是因为它是一个专属于青年人的节日,说它年老,是因为它已经走过了91年的岁月旅程。

    如今,这个薪火相传了91年的节日,正遭遇着如何焕发新活力的“烦恼”。让人忧心的是,中国青年报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不过青年节,只在电视上看一眼相关新闻。

    “五四”青年节,这是一个已经快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的节日了。倒不是说人们统统告别青年时代,而是有太多的原因让我们去忘却它。“五一”劳动节灿烂的黄金周长假掩盖下,人们也似乎顾不上这样一个节日。

    今年,“五一”首次“缩水”为三天的小长假,使一直淹没于黄金周的“五四”青年节又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与此同时,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五四”青年节成了14至28周岁适龄青年的半天法定假期。

    作为一家网络服务公司的小老板,24岁的蒯凤刚决定响应号召,在“五四”这天给自己放上半天假。同时,也让公司内的其他员工充分感受一下青年节的“味道”,但事实没他想象得那么完美。“半天,该干点什么?”成了几个年轻人最大的困惑。这不是纯粹的娱乐休闲假期,所以应该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如果真想做点和“五四”青年节精神有关的事情,没有单位组织,几个人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放假究竟为了休息还是纪念?”蒯凤刚回忆以前在学校时,每当青年节这天,老师便组织学生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或者与老革命干部进行座谈会,接受红色教育。但是这种枯燥、单调的过节形式,根本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五四”

    渐渐流于一种形式。

    潍坊团市委城市部刘建勇部长对“五四”有自己的看法。“五四”青年节不是全民性的节日,也不是娱乐休闲性的节日,而且往年它与“五一”黄金周连在一起,因此,人们对“五四”青年节的重视程度无形当中会降低很多。有的人甚至可能感觉不到这个节日的存在。但是,这个节日其实从未远离我们,因为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

    最近几年,每当“五四”青年节前后,由单位、学校甚至社区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就会如火如荼地进行。有人开始质疑,单纯地把“志愿活动”和“青年精神”等同起来,是否已经让最初的“五四爱国”变了味。

    “事实上,‘五四运动’不仅属于青年,参与者也不只是青年。”刘部长已经搞了十多年的团委工作,在他看来,其历史意义与影响属于整个社会所有的人。将重要的历史日子设定为公众假日来纪念,通过这一种强调,提醒整个社会不要忘记关注某一个群体。而志愿者活动,则是融入了时代元素新的“爱国”表现形式。换句话说,无论十年前的“红课教育”也好,还是如今各种“志愿活动”也罢,都只是一种载体,一种形式,但目的却从未改变。

    不过当代社会下,如今团市委在组织青年人进行活动时,也面临着“创新”难题。和父辈们相比,当代青年更个性,价值取向更多元,传统的纪念活动已经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求。

    “学校团组织的经费并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搞青年活动,受制约是必然的。”诸城百尺河镇中学的学校团书记宋瑞金自从进入四月下旬后,就一直想多种方式组织学生活动,服务敬老院、写读书笔记、校园广播宣扬爱国教育等等。虽然大部分活动学生还是“买账”的,但是在“创新”和“经费”的夹板下,宋瑞金难免面临两难的困境。“身处新时代,面对新青年,必然给团委提出新要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青年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