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有上百亿欧元,占世界植物药市场份额40%以上。我国的中药在欧盟市场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次失守欧盟,对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出口影响虽然并不大,但对中药国际化的道路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中药这次失守欧盟,对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出口影响虽然并不大,但对中药国际化的道路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很多国内卖得很好的中药及中成药很难出口,中药只能以保健品和食品的身份在欧美市场“小打小闹”。无疑,中药的内外“冰火两重天”更多地暴露出。
出口欧盟的多为“食品”
据了解,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影响的主要是含植物药成分的中成药,除此之外,中国出口欧盟的中药产品还有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保健品,这些不受《指令》影响。中国医药保健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刘张林告诉记者,目前来看中药产业所受影响不大,因为中药目前对欧盟的出口主要以
提取物和中药饮片为主,以药品形式出口的很少。
据了解,欧美国家在中草药审核上,无论是在标准设置还是药品质量检测方面都很严格,而国内的标准则相对宽松。因此,很多国内卖得很好的中药及中成药很难出口,中药只能以保健品和食品的身份在欧美市场“小打小闹”。无疑,中药的内外“冰火两重天”更多地暴露出中药国际化之困。
中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浩然表示,中药目前在欧洲都是以食品名义进关,没有做成药品进关。要做药品进关,就需要进行化验、报批,这个有很大难度。
欧盟市场不受“重视”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中国中药企业普遍规模小、利润薄、出口能力弱,对欧盟市场并不重视。中国中成药出口以亚洲市场为主,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中国做药材粗加工,进口国家做精加工和销售。中国药企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也是最初级的。
业内人士分析,中药企业都忙于国内竞争,因为投入同样的人力物力,在国内市场很快就可以看到效益。而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开拓则非常艰难,而且不可能在几年内看到利益,所以企业并不热衷于把中药推到国际市场。
“没有利益的事情很难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中药在欧洲市场上完全没有进入主流市场,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华人在用,所以企业费了半天劲,最后在欧洲市场上赚不到钱,那谁也不会愿意去做了。”同仁堂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药国际化仍是个结
刘张林表示,中药出口欧盟受阻虽然对产业影响不大,但对中药走向国际影响很大。近年来,中药国际化一直备受关注,欧美作为容量巨大的医药市场,能否打开,被视为中药国际化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目前,日本、韩国在植物药剂药效评价、用法用量及安全性等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化、国际化,已经走在了中国前面。在中草药国际市场上,日本和韩国已经成了赢家,品种占80%—90%,而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5%。
2008年,我国对欧盟中药出口额仅为1.93亿美元,而中成药出口额更是只有1000多万美元。北京同仁堂、和黄药业是中药国际化的领头羊。记者从两家公司了解到,目前对欧盟出口并不多。北京同仁堂有关人士表示,同仁堂出口主要以东南亚为主,对欧盟出口很少,对美出口主要是以食品添加剂为主。
分析认为,中药以保健品、食品等形式在欧洲市场流通,就好像七尺壮汉被迫穿起了超短裙,如果不通过注册验明正身,中成药就无法进入欧洲的医药流通体系,中药只能局限在欧洲华人的小圈子里,对欧洲市场望洋兴叹。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