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兵妈妈杨敏英:
一针一线牵着当兵的儿
  • 2011年05月07日 作者:
  • 【PDF版】

    杨敏英经常会把儿子的照片拿出来擦得干干净净。

    记者 展萍 摄

    五月的乡村沉静却又充满生机。在沁人心脾的槐花清香中,记者走进蒙山深处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一位老人正坐在院内的席上纳鞋垫,一针一线,她慢慢地抽拉着,阳光照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映衬着和蔼的笑容,见我们到来,她踮起裹着的一双小脚,笑吟吟站起来招呼我们进屋。眼前这位淳朴可亲的老人就是闻名全国的英模公方彬的母亲———杨敏英。

    房子是建于30多年前的土屋,室内陈设简单,几样老式的桌椅板凳,一些锅碗瓢盆生活必需品。但挂满整整两面墙的公方彬受国家领导人接见时的合影、演讲时的照片及他荣立的一等功奖状,还有模范军属的荣誉奖牌,让这座普通的房子散发出夺目的光华。杨敏英一边拿着抹布抚拭上面灰尘一边说:“儿孙很多都不在眼前,想孩子了就看这些照片,每次看心里都会很高兴。”

    “他是我儿子,更是部队的兵”

    那是19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杨敏英在昏暗的灯光下,把两双鞋垫包进了儿子的包裹。那密密的针脚,凝聚着慈母多少对儿子的留恋难舍。杨敏英育有二子四女共六个孩子,现在有两个是军人。杨敏英把年满18岁的儿子公方彬送到了广西驻柳州某炮兵部队,当了一名解放军炮兵战士。送儿参军的那一天,杨敏英一再嘱咐儿子:“你是蒙山娃儿,淳朴实在、吃苦耐劳是咱的秉性,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地干,家里的事不要牵挂,为乡人争光,当父母的就满足了!”

    儿是娘的连心肉。公方彬当兵时中越边境正逢多事之秋,从1981年至1985年,公方彬随部队三次去边境参战。那时的杨敏英每天遥望儿子所在的那个方向,问女儿给方彬寄的鞋垫寄出去了吗?问老伴可曾给儿子写信?“那时没有电话,来封信我又不认字,看不见摸不着,就感觉跟儿子断了联系,心每天都是悬着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40多岁的杨敏英开始有了白发,“村里人说我是想儿子想的。”

    想儿不让儿知道,在写给儿子的信里,全是报喜不报忧,甚至有很多“狠话”。父亲知道公方彬要上前线了,写信对他说:“战场上如果贪生怕死,就不要回来见我!”父亲的话激励着儿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而母亲寄来的一双双鞋垫同样给了儿子无穷的力量。念及儿子安危,两位老人暗自垂泪,但总是很小心避开信笺,不让泪痕触发儿子的伤感。父母的信给了公方彬莫大的鼓舞,凭着坚强的毅力,奋勇争先,不怕牺牲,三次参加边境作战,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次,获二级英雄模范奖章,被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并多次受到邓小平和江泽民等领导的接见。

    由于积劳成疾,杨敏英和丈夫都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每当病情发作时,老两口儿都疼痛难忍,在床上一躺就是数十天。但是,当儿女每次来信询问家里的情况时,两人总是报平安。许多亲戚朋友劝说她:孩子在外当兵有些年份了,你俩的身体又不好,给部队拍个电报,让孩子回来看看吧。夫妇俩听后,总是笑着又很坚决地说:“孩子们在部队学习、训练很紧张,怎么能因为我们有点儿小病小灾就分她们的心呢?”并一再嘱咐家里人和好友不要把她和丈夫的病情告诉在部队的儿女。杨敏英和丈夫至今不知儿子在部队究竟做什么工作,但却坚信儿子做的是“耽误不得的大事”,“从孩子当兵走的那一天,就是部队的人了,方彬这些年吃的穿的都是部队给的,学习也是在部队完成的,他是我的儿子,但更是部队的兵。”

    每年的“八一”、“十一”、“春节”,她还总将自己亲手缝制的绣有“军民鱼水情”等字样的鞋垫,寄往儿女所在部队。2004年初冬,杨敏英到军营看望儿子公方彬时,还缝制了10多双鞋垫送给了部队官兵,被他们亲切地称为“蒙山兵妈妈”。朴实的鞋垫,里面纳进了多少厚实的沂蒙情啊!

    公方彬的事迹在全国报道后,杨敏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高兴,她写信告诫儿子,不要骄傲,在荣誉面前不要沾沾自喜,要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底!虽然儿子当兵后,她没少流眼泪,但是看到部队可以将孩子出息得如此好,杨敏英又毫不犹豫地将女儿送到了部队。1999年,临沂师专毕业的小女儿公方玲,又在母亲的支持下,放弃了舒适的工作,报考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成为一名军校学员。以哥哥为榜样,兢兢业业,刻苦学习军事知识,掌握新本领,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并以优异成绩攻读了中国国防大学博士学位。

    “儿子出息了,我们不能翘尾巴”

    虽然儿子公方彬是尽人皆知的英模人物,但杨敏英的意识里,还是她的那个二儿子,“我也不知道他都做些啥,就知道他天天看啊,写啊,平时连个星期天都不过,晚上12点以前不睡觉,我都说他,你是不是有点‘愣’啊?”说到这里老人笑了,笑容里满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意。

    如今,虽然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好成绩,但老两口还过着平凡的农家生活,守着两亩地春种秋收,做口粗茶淡饭,闲时凑个热闹跟村里的人拉拉呱,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虽然儿女们多次要求他们去城里跟他们一起生活,但杨敏英觉的“儿女们都忙,我们还能照顾自己,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儿子出了名,很多人来请他们讲讲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我总感觉没啥可讲的,我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孩子自己努力出了点成绩,父母看着高兴,但可不想贪功,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母凭子贵,还是本本分分做自己,别给孩子丢了人。”两位老人最认同的身份是蒙阴县常路镇蒋家坪村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农民,杨敏英从来没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对村里的各项工作从来不拉后腿儿,谁家有困难了,她总是有钱帮钱,有物帮物,跟乡亲们处得非常好。

    “儿子资助贫困孩子,我们比谁都高兴”

    每次看到母亲的鞋垫,儿子公方彬就能从那密密的针线中感受到慈母那关切的眼神,激励着他尽好一个军人的职责,让沂蒙大爱在异乡开花。入伍后的第二年就开始资助孩子读书,29年的时间,坚持将自己的稿费、工资60多万元资助472名孩子求学,其中近300人考上了大学,多人已出国读完了博士。对他的做法,至今住在老屋里依然节俭生活的老两口并无二话。“私底下,方彬曾经问过我,那么多钱给了陌生人,问我疼不疼得慌。我说了,我不疼钱,就是疼你这样没白没黑地工作,累坏了身子。”杨敏英说,“国家把他培养出来,有能力赚些钱,够他吃喝就行了,多了的钱些留着也无用,不如培养几个孩子,这些孩子的价值肯定比钱大。”曾经有两个公方彬资助的孩子找到了杨敏英的家,看到他们已经完成了学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开始为社会做贡献,老两口高兴了好几天。

    知母莫若子,记者采访了现任中国国防大学教授的公方彬,提起母亲,他充满感激,不仅仅是生养的感恩,更多的是母亲的善良慈爱从小对他心灵的滋养。他告诉记者,母亲是沂蒙山区一位受儒家文化熏陶非常传统的女性,把她的爱融入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他从小体会了人性、亲情的美好。 记者 文美 通讯员 任昌顺

    大义临沂人短信评说

    上期“大义临沂人——闪耀在中国版图上的沂蒙大爱”见报后,读者们发来短信和电子邮件进行评说:

    136*****297:冯其树大哥好样的,你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背着煎饼拿着水去救灾,是我们沂蒙老区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精神,是我们全体沂蒙老区人的骄傲。 

    132*****670:沂蒙精神、大义本色、民间英雄、千里驰援,冯其树的感人事迹是无人能及,我会一直关注着这位朴实的壮稼汉。  

    158*****758:他不是什么富商而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他的勇敢和爱心值得学习!  

    138*****981:愿天下好人都有好报!希望冯其树两次奋勇救灾的事迹广为流传!带动大家团结起来克服种种困难!希望他的行为再次点燃爱的火炬,谱写生命的乐章! 

    来自87*****29@qq.com的邮件:我认为,“冯其树们”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的精神力量和风采,是值得全社会倍加珍惜的精神财富,是沂蒙精神的集中表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来自92******11@qq.com的邮件:我是一个学生,看到这个事迹我感到很惊讶,伟大的事迹总是出于平凡人的手中,所以冯其树是我们沂蒙人的骄傲,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看了“大义临沂人”的事迹后,您有何感想和评论,或者提供线索,请发送手机短信至短信平台,或发送电子邮件,让我一起共议“临沂大义”,评说人家大爱。您的来信将在本报择优刊登。

    移动、联通、电信用户,请发送“210+短信内容”(限70个字符)到106285322(资费0.5元/条,不含通信费);电子邮件请发送至dyly2011@163.com。                  本报记者 解玉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针一线牵着当兵的儿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