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
两个月前,同事在家附近的美发店办了一张100元理发卡,老板称凭卡消费可享受打折优惠。谁知只用了两次,理发店便人去屋空了,原来的门头房换了一拨人在重新装修。同事就按卡上的电话与老板联系。电话那头老板信誓旦旦地保证:“不就是几十块钱吗?最近家里有点事,等忙完这阵我就把钱退给你。放心,咱是最讲诚信的,能昧你这点钱吗?”几日后同事再与其联系,电话已停机。这样的商家之所以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并非有多么精明,恐怕是在钻管理的漏洞。
(王婷)
不安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我家现在尽可能地自力更生。在自家阳台种植蔬菜,早餐时用自家豆浆机打豆浆,甚至我们还学会了蒸馒头,我以为这样就可以确保饮食无忧了。但是,管得了自己却管不了别人。日前,一伙朋友在酒店聚会,我也在邀请之列。上来鲜榨果汁,我不敢喝,唯恐是勾兑的;上来炒菜不敢吃,深怕有地沟油,就这么惴惴不安地吃了一些,到了晚上还感觉反胃。通过“自保”保障食品安全真的是很难,因为你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
(吴明)
合力
信息时代,为了抢占舆论高地,我们公司在网上开了官方微博,开始阶段粉丝不多,互动寥寥。于是,办公室下文要求员工互相“关注”。如此一来,众人添柴火焰高。只要是网上有对我们单位不利的言论,大家马上形成合力,群起而攻之。谁的粉丝多,谁就占据了主导,这样的舆论氛围究竟是自由的,还是势力的?在一个言论更加自由开放的时代,民意如何不被掌控更为关键。
(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