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精巧别致,如今杂草丛生
李氏尚书府修缮后会怎样
  • 2011年05月11日 作者:
  • 【PDF版】

    如今的李氏尚书府祠堂有些破败。王敏 摄

    本报见习记者 王敏 通讯员黄侃 李庆续

    一片样式古朴的老房子,中间坐落着一间有些破败的大厅堂,木制门窗已经损毁不见。庭院中种上了几畦蔬菜,四周一片杂草丛生。这番情景怎么看都不会与一个官宦府邸联想到一起,但这些的的确确是西解里庄村李氏尚书府的现状。而曾经这就是李氏家族的辉煌象征。

    昔日浑厚壮美今日败象横生

    据西解甲庄村志和李氏族志记载,李氏祠堂是单檐五楹七架结构,正面没有墙壁,四个汉白玉质的方圆双层石础,托起四根黑漆檐柱,将正面分隔成五间等高的单元格局。每间单元格局均是木制结构,与檐柱紧紧相连。外墙用白灰抹面,四角用青砖砌到枋额下,与盘檐相接。六层冰盘檐经过仔细打磨,棱角圆滑,显得浑厚壮美。屋脊用镂空花砖修成,两端原有一对吻兽,高约三尺。

    近日,记者在西解甲庄村的一片屋檐样式古朴的房屋中看到,一间高大房屋的外围墙已经坍塌。屋脊上的瓦片也脱落不少。屋角处原来似乎装有什么装饰物,但已经不见。门窗等也毁坏不堪。原来庭院的地方中间种上了蔬菜,四周长满了杂草。

    步入正堂,里面空无一物,只有六根足有一抱粗的支柱和四根梁柱撑起整个屋子。梁间雕刻“李”字图案,但经过变体,又有些像是“寿”字。这就是村志中记载的李氏祠堂,周围的房屋便是原尚书府。

    府邸经两代承建直系后裔余百户

    说起李氏家族,不得不提李永绍和李九龄。

    李永绍(1650-1739年),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曾做过御史、工部侍郎等官职,雍正元年被恩予“明阴生后补主事”,雍正二年,晋升工部尚书。雍正五年秋,告老还乡,建造了李氏尚书府。李永绍是李氏家族官职最高的人,是李氏第七代传人。

    李九龄是李氏第十一代传人,他年仅十五岁时,便和族人一起步行到北京,学做生意。后来负责供给皇宫内的食品和日用品,并得到圣旨在北京城开了“龙封”号当铺,获清道光皇帝御赐“奉天诰命”金匾。后回到西解甲庄村,请北京的建筑师、木瓦工,在尚书府周围盖起方圆三十余亩,八十余间的大官宅,与尚书府连为一体。

    随着家族的不断壮大,府邸不断分散,其中最大的一间客厅,被用做现在的祠堂。现在,还保存着的房屋仍有20亩左右。解甲庄有很多村民都是李氏家族的后人,全庄13个分支,李永绍的后人占6支,一百余户。

    一部诗稿永流传府邸有望重修缮

    李氏家族一直是书香门第,后人多是文化工作者。今年76岁的李仕尧是李永绍的第十六代传人,他在退休前便是村小学的教师。谈起先人李永绍,李仕尧还清楚地记得他的一些事迹,包括“裕后念祖德,惟冀子孙贤”的祖训,以及雍正帝恩准其故里修建尚书府及后花园约山亭的故事。那时候,退休的李永绍常徜徉后花园约山亭,“日莳花竹,畜禽鱼,焚香观书,饮酒赋诗以为乐”,并留下一部《约山亭》诗稿。

    该诗稿是李永绍留存的最直观的资料,经后人注解整理,共有六部(第一部遗失),约八百首诗,主要是李永绍日常的生活和感受。

    据西解甲庄村村委的工作人员透露,等旧村改造的审批下来,他们将对整个尚书府进行一次全面的修缮,以期复原到村志记载的样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残这俩社区有行动
李氏尚书府修缮后会怎样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