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洁 实习生 张萌
在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经生活学习了3个月,济南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女生杨鑫越来越喜欢这里。在这座有着“小楼和大师”的校园里,朱清时校长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你喜欢哪门课、不喜欢哪门课?为什么?”“课余时间怎么安排?”……每周一次的座谈,让杨鑫和她的44名同学更了解彼此,也被校长和老师们了解着。
杨鑫在南科大的学习不轻松,实验班前两年不分专业,从早到晚,8门课排满了她的课表:微积分、物理、线性代数、体育、国学、比较现代化等。
然而,3个月来,几乎每一天,杨鑫都能从中获得新鲜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5月17日,香港大学顶尖物理学家唐叔贤组织了一场物理考试。他规定,考试可以借助计算器等任何工具,甚至答案也可以公开,学生需要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考试不限时间,唐叔贤教授就在教室里等待大家答题。
当初中老师的金永芳听到女儿讲的这个故事很有感触:“与我们重结果的教学太不一样了!”更能使她替女儿高兴的是,杨鑫有如此多的机会与顶尖教授面对面交流,“他们把精力放在了学生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发论文、做项目、评职称上。”
在国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比较现代化》课堂上,教授们经常会安排大家进行自由讨论,话题诸如“论语中的道德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对孟子仁政思想的认识”等等。
杨鑫的同学、只有11岁的苏刘溢喜欢在讨论中发言,杨鑫和其他同学都称他“苏教授”。“什么是宇宙、什么是社会,苏刘溢都讲过,我很受启发。”杨鑫说。
每周,全班有一次与学校管理者的座谈,如果朱清时在学校,一定会参加。“你喜欢哪门课、不喜欢哪门课?为什么?”“课余时间怎么安排?”……朱校长会先说出他的问题,让大家自由发言,前不久南科大的人事变动,校长也给学生们解释。
“与校长见面很容易,他每天在餐厅吃饭,只要去吃饭就能见到。”杨鑫说,其他的教授在学校也都有办公室,“我最喜欢的线性代数课,老师就在二楼,可以随时去找他。”
杨鑫经常把在学校所学的告诉妈妈,英语课上,她学到了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莎翁悲喜剧。金永芳说,与记单词、学语法等功利性学习方式比起来,这样的知识才是孩子成材的真正养料。她最期待的是,女儿能在这所充满锐气的大学里学会独立思考。
杨鑫非常赞同朱清时校长的话:“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不是文凭,而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