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鉴宝,从不问价开始
  • 2011年05月20日 作者:
  • 【PDF版】

    专家正在鉴定一块玉石藏品。本报记者 吴凡 摄

    近年来,收藏热渐高,各种鉴宝节目也一哄而起。有些电视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制造轰动效应,有意让鉴宝专家过高虚估藏品的市场价格。

    18日,在潍坊市博物馆的免费鉴宝现场,两位资深专家免费鉴宝,引来数百件民间藏品。与普通鉴宝活动不同,这次专家只鉴宝贝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不开证书、不鉴价。

    鉴宝的意义不在于鉴定宝贝的价格,更多的是追溯藏品背后的历史及故事。在盲目的藏宝热、鉴宝热背后,鉴宝不鉴价,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又或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

    鉴宝成鉴价承载暴富梦

    “这个瓷罐值多钱?这些古币呢?”18日,在潍坊市博物馆免费鉴宝现场,刘建国眼巴巴地望着专家。

    他一身朴素的打扮,穿的是最常见的黑色半袖,衣摆被扎进灰色西裤,腰带颜色也与衣服不是那么搭,踩的皮鞋上还有些许泥巴。

    这位来自昌邑双台乡的村民,此趟就是想要为宝贝要个价。

    然而,鉴宝专家、潍坊市博物馆研究员孙敬明没有给他想要的结果,只见孙敬明摆摆手,“我们不估价,也不开鉴定书,不过可以告诉你,这个瓷罐是个好东西”。

    刘建国顿时有了信心,笑呵呵地走出门口,并点了一支烟。他说,这是父亲留下来的,看来是个真货。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刘建国一样幸运,却跟刘建国有着相同的目的,为自己的宝贝要个价。

    在潍坊市博物馆做文物研究30多年,孙敬明私下也被朋友请来估价,甚至让他出鉴定证书。“这些年,有一个原则我一直在坚持,就是不开鉴宝书,我会告诉朋友这个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收藏意义,但是值多少钱,对不起,我不是商贩,这个价格我给不了。”

    在不少前来鉴宝的人心中,都藏有一个一夜暴富的梦。来自寿光的李先生说,古玩字画炒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不少,谁知道你手里的古物不是个宝呢?要是个奇宝,这辈子就不用愁了!现在买个房子那么贵,看个病那么贵,谁不想一夜暴富,就像买彩票的人一样,我们不过是换了个领域而已。

    全国人大代表李修松曾表示,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文物鉴定培训班,滥发证书,从而助长了民间文物鉴定的杂乱。李修松认为,民间文物鉴定业务和行为的不规范乃至混乱,诱导了暴富心理。

    鉴价未必准,有市才有价

    值多少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请权威专家给宝贝开张身份证明。

    有了专家的鉴定书,无疑有了护身符,宝贝身价也名正言顺起来。但是不菲的鉴定费最终还是要收藏者承担。

    潍坊的酒瓶收藏者李传统曾从旧货市场花25元钱淘回来一个黑褐色细高个的凤首壶,他拿给几位开古玩店的朋友看,都说是个好东西。后来,实在忍不住内心的疑问,便花1500元钱请北京鉴宝专家鉴定,鉴定显示为清中期物品,是仿唐辽代风格的酒器。

    卖的话,能值10万元钱。

    不过,后来几位瓶友出钱要买这个瓶子,李传统都一口回绝。“我收藏瓶子不是为了买卖,当初鉴定这个瓶子,就是想知道它的出处。”李传统说。

    虽然心里肯定瓶子的价值,不过李传统也明白,能不能卖出这个价,还是市场说了算,而非一纸证书。

    今年3.15央视播出的一则新闻给所有热衷鉴定热的人当头一棒:北京金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鉴定师颜仲省收了1000元鉴定费后,为齐白石赝品开出了“齐白石本人画作”的证书。

    “给钱就开证书”的恶象,顿时贬低了所谓的专家鉴定书的权威。

    在孙敬明眼中,专家开鉴定书,即使实事求是的鉴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各行各业的鉴宝专家非常多,对文物的认识也不并非完全一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个专家觉得这个瓷器值5万,那个可能觉得值10万,专家各开各的价,也会扰乱收藏市场的秩序。宝贝值多少钱,最终还是依靠市场来定。不过因为古玩字画交易中越来越多的“外行”出现,本该是作为一个参考的鉴定书,也成了最重要的参评标准。

    孙敬明直言,他周围就有朋友拿着鉴定书出售收藏品,有的确实是鉴定书出3万,买方就3万元买走,有的则是鉴定书出3万,买家只肯出1万,最终决定收藏品价值的还是市场,还是得有人买才算准。

    此道很有趣进道要小心

    近年来,潍坊收藏群体越来越大,据潍坊市收藏协会会长杨金礼掌握的情况,潍坊从事收藏的有5000人。这5000人多是藏品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且有一定收藏鉴赏水平的人。

    连续三年,杨金礼都于国际博物馆日当日在市博物馆免费为市民鉴宝,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鉴宝的人越来越多,群体也越来越宽泛,无论有钱没钱,似乎都挺迷收藏。

    在收藏热的背后,一些人收藏的功利性也逐渐凸显出来,杨金礼说,他周围就有一些朋友,不懂古董,也不懂历史研究,看见市场上有卖旧东西的,听对方吹嘘一通,就赶紧购入,结果上当受骗。

    杨金礼说,即便是工作数十年的专业人士,在收藏初期也要小心翼翼,而那些没有一点收藏鉴别经验的人的收藏情况就可想而知,鉴宝现场所出现的大量赝品就能说明一些情况。

    针对不断升温的鉴宝热,杨金礼说:“此道很有趣,进道要小心。”他建议大家应该理性面对,不要过分热衷于鉴定活动,要把收藏当作爱好,当作一种文化去进行,千万不要过分相信所谓的“鉴定意见”,否则,也只是花钱买一个不踏实的放心。

    抱着发财心理去看待收藏,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收藏,首先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按理说,收藏群体越来越大是件好事,说明更多人在关注文化,关注历史,但是如果直接跃过文化而跳到投资上,就危险了。因为收藏是有学问的,即使造诣不浅,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其价值和真伪,因此收藏者要有个好的心态。

    孙敬明说,宝贝值钱自然是好的,谁都希望自家宝贝有个好身价。但收藏更应该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追溯、把玩、研究。

    鉴宝功利让人担心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在2010年两会上提出,由于国家对民间文物鉴定业务与行为至今仍未形成一整套约束机制,以致出现一系列问题。

    藏品一多,鉴定需要自然出现疯涨,而鉴宝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功利心理让人担心。有的专家恪守原则坚持不给估价,但不少藏品主人会兜着圈子询问价格。曾经有一个收藏者花大价钱买了一个官窑花瓶,专家一句“这是赝品”,藏品主人出门就将花瓶砸了。

    不少真正的藏者对于价格不太敏感,但对于真假判别却极为苛刻。

    45岁的老杨20年前开始进入收藏界,而他收藏地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了了解藏品的真假及故事,他还买了很多书籍进行学习。“每一件藏品都带我进行了一次历史的穿越,感觉很满足。”

    由于收藏界不断传出惊天藏品,再加上媒体引导,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也开始搜罗宝贝。有藏家说,目前民间鉴宝活动不断,仅在潍坊市一年规模较大的就在5次以上,其中不乏一些赚取鉴定费的商业行为。

    当前,文物收藏热仍然有增无减,由于文物收藏专业性强,绝大多数购买文物的收藏者因缺乏文物鉴定知识和技能,往往与卖家的信息不对称,不能把握藏品的真假、价值和价格,所以,藏品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引导健康的收藏行为、促使藏品的有序流通、确保收藏者的利益和鼓励藏宝于民,都具有积极意义,不过如果鉴宝能够只鉴定文化、历史,而不鉴定价格,或许能使盲目的鉴定热降温,或许能使鉴宝能回归到传统文化中来,不少业内专家呼吁,藏宝于民,请从不问价开始。

    本报记者 韩杰杰周锦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山镇计生户搭上“致富快车”
九山镇计生优质服务架起“连心桥”
鉴宝,从不问价开始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