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鲁大讲坛·聊城分坛”开讲,专家谈聊城文化聊城人
“慢牵牛”不是慢是低调
  • 2011年05月20日 作者:
  • 【PDF版】

    孙庆珠教授正在作报告。

    文/片本报记者 刘云菲 通讯员 史晓玲

    长时间以来,聊城人被冠以“慢牵牛”的称谓,在多数人看来,它说的是聊城人做事慢条斯理的群体形象。19日,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2011聊城市社会科学普及周“齐鲁大讲坛·聊城分坛”专题报告会上,市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孙庆珠教授从文化层面解读,认为“慢牵牛”并不是慢,而是说聊城人低调。

    资料

    “齐鲁大讲坛”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联合主办,在齐鲁讲坛的基础上升级而成。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的公益性品牌论坛。2005年创办以来,已相继邀请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吴忠泽,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等作了几十场高端讲座,在全省拥有50多个分坛。

    文化产生有交融>>

    三大文化孕育聊城文化

    孙庆珠说,中国文化的起源,目前公认的有六块:泰山周围、华山周围、四川盆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辽西平原。其中泰山周围的海岱区是最早最大的一块,包括7000年前北辛文化、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4000年前龙山文化等。古代聊城人居住在济水西岸,相当于现在的茌平、东阿、东昌府区等地区。“目前,聊城境内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17处、龙山文化遗址40余处和岳石文化遗址15处。阳谷王庄遗址、茌平尚庄遗址是具有代表性的大汶口遗址;茌平教场铺遗址、阳谷景阳冈遗址是具有代表性的龙山文化遗址。”

    “聊城文化其实是齐鲁、黄河、运河三种文化的交融。齐鲁文化产生于西周初年到东周末年,当时山东地盘上齐、鲁是两个最大的诸侯国。黄河文化形成迄今已4000多年,黄河中下游是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地区。元代对古运河进行大改造,特别开凿纵贯聊城腹地的会通河,它自阳谷县张秋镇经过聊城、临清入漳卫河,在聊城境内全长97.5公里。”

    文化发展有故事>>

    明清时期书院林立

    夏商周时,聊城建有微子城,是商纣王庶兄启的受封的地方,那时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

    春秋时,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流传比较广的故事是鲁仲连射书救聊城。”

    到了隋朝,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聊城因此繁荣。“北宋之前,聊城曾经因黄河泛滥,三次迁移城址。1072年,为防止辽国进攻,与萧城对垒,在现城址重新修城,保留至今。”

    明清时是聊城最繁荣的时候。聊城是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明代临清钞关年征税达八万余两,占全国征税额的四分之一,比当时全省一年的征税额还多。并且聊城书院林立,占到全省书院的六分之一。”

    说到近现代聊城的历史文化,孙庆珠讲了个故事,“开国大典时,参与演习的飞行员中有位是聊城人,他是国家最早飞行员之一,后来护送毛主席到苏联,又参加朝鲜战争,击落了美国33架飞机,当时能击落美国这么多飞机,是相当厉害的。”

    历史人物有启示>>

    校长办学难多想想武训

    孙庆珠讲到聊城文化十位代表人物:蚩尤、伏羲、仓颉、伊尹、孙膑、曹植、谢榛、武训、张自忠、傅斯年。

    孙庆珠说,十位人物背后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武训行乞兴学的故事有代表性。武训在家里排行第七,取名武七,武训是清廷嘉奖他赐的名字。14岁时,他离家当雇工,雇主因为他不识字欺瞒账目,诬陷他“诈赖”,武训下定决心乞讨兴学。1886年,武训置地230亩,集资38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他跪请有学问的人来教学,跪请村里贫寒人家送孩子上学,当年招生50多人,不收一分钱学费。

    “他的义举获得清廷认可,光绪帝颁发‘乐善好施’的匾额,授以‘义学正’名号,赏赐黄马褂。现在,一些校长抱怨办学难,如果多想想武训的精神,还有什么难事不能办到的。”孙庆珠说。

    文化沉淀有影响>>

    “慢牵牛”透出聊城人低调

    聊城文化对现代聊城人的影响是什么?孙庆珠说,民间说聊城人“慢牵牛”,其实聊城人性格中并不是慢,而是低调,这得益于历史文化的沉淀,总结起来五种精神在聊城人身上都有体现: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孝道为先、蹈和精神、拼搏图强。

    孙庆珠说,五种精神的背后有很多历史故事:勇于创新,伏羲在阳谷一带推出24节气;孝道为先,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三个发生在聊城:虞舜孝感动天、子路“百米负米奉亲”、郯子扮鹿求鹿乳奉亲;蹈和精神,田真兄弟和气兴家等;拼搏图强,比如大禹治水等。

    “文化是软实力,在聊城文化建设中,应该汲取历史文化中的精华,除去糟粕,继续发扬五种精神,真正成为聊城发展的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牵牛”不是慢是低调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