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6日讯(见习记者 李晓闻) 岛城中小学生午餐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青岛市教育局日前成立青岛市中小学供餐机制研究课题小组,多部门开诊学生吃饭难。
据了解,学生吃饭问题历来是学校后勤管理的一大难点,中小学校受规模、场地、资金等因素制约,供餐管理工作尤为复杂,困难较多,仅仅靠学校自己的力量很难搞好。中小学供餐机制研究课题小组负责人、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李保旗介绍说,单从中小学的供餐管理水平上来看,青岛至少要比南方的上海、深圳、杭州、重庆等城市落后五年以上,这也是市教育局成立该小组的重要原因。
据李保旗介绍,目前青岛市区的中小学有食堂的不超过一半,其余学校的学生吃午饭只能靠配餐公司供应。学校食堂多为自主经营,缺乏统一管理。供餐机制研究课题小组以专家和一线领导为主体,由市教育局勤工办、体卫艺处、市卫生局卫生许可办、市食品药物监督检验局执法大队、市南区教育局、青岛烹饪学校、青岛嘉峪关学校、市教科所等有关人员组成,第一次会议组织学习了《国外学校供餐机制简介》,下一步准备在一些学校展开安全食堂和配餐的试点工作。
“市区有一些食堂管理很好的学校,我们准备在今年秋季的时候,在这些学校试点,将这些学校食堂中一些好的模式复制、推广到其他学校,最终目标就是在全市建立一个安全、有效、学生家长满意的食堂管理服务模式。”李保旗说。
市民杜女士的孩子在市北区一所小学读一年级。杜女士说,学校的伙食还不错,但是管理上仍然不尽如人意。比如学校不放心让低年级的孩子自己盛饭,就早早安排老师替孩子把饭盛好,结果往往是孩子吃到饭的时候饭已经凉了。“学校有食堂都吃不上热乎饭,可想而知那些吃配餐的孩子有多可怜了。”杜女士说,孩子吃饭是大事,相关部门应该早点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