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聊大荣誉教授张炜做客聊大讲坛,第一课谈文学态度与求知
常活在诗意中书是最好老师
  • 2011年05月27日 作者:
  • 【PDF版】

    ▲许多学生坐在台阶上听张炜的学术报告。 

    聊大校长李喆为张炜(左一)颁发聘书,聘为聊城大学荣誉教授。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本报记者 陈洋洋

    26日上午,著名作家张炜被聘为聊城大学荣誉教授、聊城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当天,张炜做客聊大讲坛,以《生存:情趣与情怀》为题做学术报告,谈对文学和求知的看法和认识,认为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人应常常活在诗意中。

    谈文学研究>>

    写作不是写电器说明书

    张炜说,现在很多人缺少一种诗意的精神状态,这很值得担忧。他曾在国内外十几个机场调查发现,很少有真正读书的人。在很多候机、候车角落,正蔓延着一些庸俗社会学,几乎每个机场书亭旁,都有人拿着书讲个不停,教年轻人如何讨好老板等,话语中充满廉价思想,很容易害人和腐蚀人。 

    张炜说,人从出生到中学阶段,感受美的能力很强,读书之后喜欢诉说感受,这种感受力是先天的,但在浮躁的社会中生活久了,一些人再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发现根本不能真正读懂,没有感动的感觉。 

    有一些研究文学的人,由于希望学术论文过关而应付写作。 

    在谈论作品时,总是考虑有没有用,不但如此,还要求快速有用。“这种功利的态度,怎么能感受美呢?”张炜担忧地说,现代社会很多人越来越觉得追究美、追求诗意没有用了。还有人把作品安装到学术的框架里,像写电器说明书一样研究和解剖文学作品。

    谈求学趣事>>

    年轻时曾多次拜师学习

    张炜说他年轻时爱好文学,和同学到处去拜师。一共拜了四五位老师。

    他拜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乡村代课老师。听说他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他就和同学就大老远跑去拜师。见面后,问了很多,但这位老师什么文学的东西都没讲,后来听着年轻老师说话不靠谱,他们的第一次拜师宣告失败。

    第二次拜的师是一家报社的通讯员。可是这名老师有个“壮举”,把老婆打跑了。后来才知道,原因是媳妇不孝顺。虽然没从他身上学到很多文学知识,张炜却始终铭记老师教过的“要孝顺”,将他当做第一位文学恩师。

    “最好的文学老师是书本。”张炜说,后来他又拜了几位老师,得到了不少文学方面的指导。他建议,书是最好的老师,大家爱好文学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书、多读好书,自己多体会和感受好书的境界。

    谈大学生功底

    居然认为罗曼·罗兰是女的

    张炜在大学做了不少讲座,和大学生交流多了,发现大学生的文学基础存在很大问题。有大学生居然认为作家罗曼·罗兰是女的,还有的给张炜提的12个问题中都有句病。

    张炜说,他曾在大学里讲课,有一次有学生一共提了12个问题,但12个题目中出现了错别字、逻辑错误和语句不通顺等错误。他郁闷地帮学生们把所有的错误标出来改正之后才回答问题。“我很忧虑,大学生连字句都写不对,还研究什么文学。”他说,这些基本的语言常识,应该是小学生就该学会的,大学生出错实在太不应该了。

    还有一次大学讲座中,他讲到一部外国文学作品,里面的主人公明明是男的,可是在场学生偏以为名字像女的就认定是女的,还有同学居然认为作家罗曼·罗兰是女的。张炜认为,这些知识是基本是常识,应该中学的时候就知道了,大学生都不知道,说明对文学的关注太少了,这种文学的素养标准放的太低,让他郁闷地没了脾气,希望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活在诗意中书是最好老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