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概念是主观的 基础是客观的
294个城市比拼幸福指数
  • 2011年05月31日 作者:
  • 【PDF版】

    山东部分城市幸福感指数国内排名。

    制图/徐新苗

    人们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近年来,法国、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试图将国民主观幸福感纳入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需要全面衡量人民基本福祉的现状和发展变化,作为衡量各级政府业绩的参照。

    1临沂幸福感指数居全国第二

    本次幸福感调查的问题是,假如幸福感最高分为100分,您认为可以给您2010年的幸福感打多少分。中国294个城市2010年幸福感打分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石家庄市、临沂市、扬州市、承德市、滨州市、莱芜市、鹤壁市、包头市、北京市、新竹市,其中环渤海区域占了6个,东南、中部、西北和台湾区域各占1个。前10名城市的分布状况反映了环渤海地区在“幸福感”指数上的崛起,2010年幸福感打分均值为76.06,最高分为89.36,最低分为66.57,最高分为最低分的1.34倍,整体标准差为3.49,其中超过80分的城市有37个,75分以上的城市有176个,70分以上的城市有282个。  

    为保障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反映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本次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采用大样本、多维度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将调查的统计结果予以量化分析。  

    一、问卷的形成  

    调查问卷指标体系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幸福感为核心,将其设定为显示性指标,幸福感采用打分的方式体现,而后将构成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收入、居住状况、医疗保健条件等设定为解释性指标,即运用解释性指标,力图从构成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各方面作出解答。  

    指标分类具体而言,一类是显示性指标。使用历史回溯的方法,采用百分制评估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由每个调查对象对自己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4个年度中的幸福感打分。一类是解释性指标。从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居住状况、医疗保健条件等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设计问题,每个问题根据居民对该方面的满意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即赋值1至5,表示就某个方面的满意程度依次由差到好,调查对象选择其中的某一等级。调查问卷根据解释性指标的数量的不同分为短卷和长卷,其中显示性指标与数量少的解释性指标组合成短卷,与数量多的解释性指标构成长卷。  

    二、调查方法和实施情况  

    在调查准备阶段,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具有专业调查经验,并就本项调查工作接受针对性的培训。正式调查开始前,做小范围实验性调查。  

    具体调查实施阶段,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选取的294个样本城市中,根据研究目标,区分33重点城市和261个一般城市。重点城市发放调查问卷中的长卷;一般城市使用短卷。同时,重点城市和一般城市样本数量有所区别。  

    实际调查中,在样本城市随机抽取城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由抽取到得居民回答问卷问题,调查员做记录。调查结束后,通过对调查问卷甄别,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7757份。继而对有效问卷总体采用调查常用统计方法,做初步数据处理,以便后续研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数据挖掘。

    2人们对社会发展最有信心

    本次发布的城市竞争力首次尝试对294个城市进行了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在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一,山东临沂排名全国第二名。  

    报告完善了城市竞争力指数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尝试对全国294个和33个城市的幸福感竞争力,进行2001、2005、2009、2010四个年份的回顾性的一般和重点调查。结果发现:  

    现状格局:城镇居民比较幸福,城市差距较小。2010年度的294个城市幸福感打分均值为76.06,最高分为89.36,最低分则为66.57。最高分是最低分的1.34倍,整体标准差为3.49。其中超过80分以上的城市个数为37个,75分以上的城市有176个,而70分以上的达到282个。  

    变化趋势:幸福感均值上升,差距逐步减小。四个年份所调查城市的幸福感打分的均值分别为69.40、70.52、73.55和76.06,我国城市居民整体上处在比较幸福的状态。四个年份的变化趋势呈现持续上升特征,而幸福感打分标准差指标表明离散程度不断减小(从2001年的5.00降到了2010年的3.49),这说明各城市居民的幸福状态呈现收敛趋势。  

    区域比较:内地城市环渤海最佳。环渤海区域表现不错,人们的幸福感打分均值为79.48,与其他内地区域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西北地区均值最低,为74.2339个样本的离散程度也较高。东北区域虽然只有34个样本城市,但离散程度却是所有区域中最大的,中部区域却有着较低的离散程度。  

    经济发达程度:“倒U”规律显现。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程度,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二者并非直线关系,在一定阶段出现了下降或者不再敏感。我国城市居民总体上比较幸福,但一些发达城市的幸福感程度并不符合其发达程度,如香港、上海、台北等。这说明我国城市也开始呈现发达程度与幸福感的背离现象。  

    幸福感解释:家庭和睦最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幸福感原因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针对294个城市一般短卷问题调查中,按照6项指标平均得分排序: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居住状况、环境卫生状况、交通状况、社会医疗保健条件、就业状况。其中,人们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心是分值平均最高的,同时离散程度也最小;人们对就业状况打分是最低的。

    3城市竞赛转向软指标

    城市重点长卷调查中,14项指标平均得分排序为家庭和睦状况、人际关系状况、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信心、灾害防范状况、居住状况、社会治安状况、教育状况、环境卫生状况、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状况、社会医疗保健条件、社会道德风气、经济收入状况、交通状况。人们对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最满意,收入状况和交通状况最不满意。  

    当前提升居民幸福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理念。本次调查发现对于全面认清我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增强居民的幸福感程度,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避免幸福感考量的“一刀切”做法。幸福感在根本上是个阶段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城市间的幸福感程度虽然呈现收敛趋势,但离散程度不小,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相差还比较大,要避免用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来替代其他阶段的发展路径。所以,在目前的阶段,建立“幸福”相关的更综合的科学指标体系并以之为政绩评价体系并无不可,但更重要的是考虑“因时因地”的具体情况和评价体系的执行应用情况。  

    科学量化幸福感指标体系。实现从GDP向“幸福”的目标转换,正是中国逐步由中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的必经阶段,是向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进一步跨越。“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倾向于去完成那些具有清晰界定、较易做出评价的任务指标,而在另一些较难评价的“软任务”上花费心思不大。  

    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基础公共服务。幸福的概念在根本上是主观的,但这背后的基础却是客观的。构成幸福的要件多种多样,提供一个健全的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正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客观基础,也是人们对政府的期望。这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基础公共服务来降低现阶段较大收入差距带来的“不幸福感”。  

    构建城市发展的深层激励体系。如何设置更高层级的激励制度来使得各地方去追求人们想达到的“发展”,如何将设定指标“内生化”,这样才跳出了“指标”的圈子,走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  

    要实现城市发展、竞争和追赶的转型。中国的城市要从各种硬指标转向各项软指标的竞赛,因为我们最在乎的是“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本报记者 张建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294个城市比拼幸福指数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