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我考了三回
  • 2011年06月07日 作者:
  • 【PDF版】

    □刘英杰  我和洪斌一样,高考考了三回,考一次,便多一道烙印,洪斌说至今还会做有关高考的梦,梦里有扭曲也有激情,尽管现在早已大学毕业。

    我和洪斌一直同班,是铁打的兄弟。第一次参加高考那年很张狂,学校组织几个成绩较好的高二学生报名考试,以示练兵。我和洪斌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自然在列,看着同去考试的高三学长们如临大敌的窘迫,我和洪斌一路说说笑笑,大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入夏的天气很热,家长们拥挤在考场外面焦急地张望,看上去比场内更加紧张。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很轻松,那时的我已经喜欢舞文弄墨,顺带着爱屋及乌,语文成绩相当不错。洪斌的优势则是下午的数学,两天的考试进行得很快,我们沉浸在初次经历高考又不必在乎成绩的兴奋当中。当然,学校对我们这次考试的结果相当满意,我和洪斌都过了二本线,这直接影响了我们高三那年对待高考的态度,也让我们的高三没有那么多压力。

    喜报墙上我和洪斌的名字耀武扬威的时候,痛苦而又快乐的高三终于到来。有过了小试牛刀,心里便多了一分坦然,觉得比其他同学有了优越感。我不知道洪斌怎样,这种感觉大概伴随了我一个学期,同那次考试一样,似乎又超脱了众人之外。春节前后,我终于发现自己出了问题,几次模拟考试的排名一直在倒退,起初觉得没有什么,越临近高考越明显。班主任老师都很着急,同我谈了几次心,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洪斌基础牢靠,学习一直比较踏实,成绩也就比较稳定。而我比较浮躁,浅尝辄止,凭借小聪明突击应付考试,到关键时候容易暴露弱点。洪斌也劝我赶紧收心,加强基础训练,我表面不在乎,心里却有些惴惴不安,又有些侥幸。在侥幸和期待中迎来了高考,父母也一样焦急地守候在考场之外,然而我带给他们的却不是一份满意的答卷。也许是底气不足,我的分数令同学老师大跌眼镜,连当年的专科线都没有达到,真正一败涂地。洪斌好些,却依旧刚过二本线,没有进步。看着原本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有了不错的学校,我们两个沮丧至极。

    选择复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那意味着屈辱,何况是对两个曾目空一切的优等生。“高四”那年,我和洪斌选择了一个班,立下约定,相互监督,一定要在第三次高考中一雪前耻。只有在这一年中,我才切实感受到了高三所应该有的充实紧张之感。每当我稍有出神,想拿起笔涂写风花雪月的时候,洪斌总在旁边提醒,让我不再有放松的念头。减压的方式也就换成了朗诵英文。洪斌的舒缓方式更加特别,他跟哥哥从小学了气功,每日上午的课间休息便一个人躲在操场角落里闭上眼睛打坐冥想,这让不明真相的同学十分惊诧,还以为有什么毛病。直到现在我还在问洪斌,你真的是练气功吗?他笑笑,不置可否。

    冬去春来,我和洪斌终于走过了艰难的复读之路,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都还不错,却也丝毫不敢放松。高考那天,我能明显感觉到洪斌的紧张与不安,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一直担心自己忘带了什么。这毕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去考场的路上,一起同行的有学校安排的高二学生,看着他们士气高昂的样子,我朝洪斌望去,相视一笑,也读懂了彼此心中的东西。正是这个笑容伴随了第三次高考,我很镇定,也很清醒,人生本就是一场大考,你不能存有侥幸之心,只有用心答之。

    走出考场那天,我无比坦然,三次高考,三种心情,也是三个不同的境界。三次高考,我不后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前的“小私奔”
高考,我考了三回
那一年,我放弃高考
四兄弟上考场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