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葆元
还得从宽厚所街李家人院说起。它孤零零挺立数月后难逃变为瓦砾的命运,泉城这座老城从历史走到今天的行程坐标符号中,又被抹掉了一个。一个念头始终在心头萦绕,我们的城市该拆什么?该保什么?我近日去了趟苏州,这种纠结更觉不吐不快。
这次苏州之行,路过温家岸,无意中看到一座小院,门扉陈旧,屋瓦苍凉,紧闭的门楣上镌一石匾,上书“邻雅旧宅”。旁边苏州市政府的保护牌让人释然,邻雅是现代作家范烟桥的别号。范烟桥是谁?一查才知道他是范仲淹从侄范纯懿之后,尽管不是人家,可是当地政府视如家珍。苏州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石匾。正是这些小牌牌顿时让这个城市厚重起来,让游人一眼就能看到它的脉络。它与我们泉城的李家人院相比不知逊色多少,命运却无可类同,一个奉若瑰宝,一个荡然无存!
依我看,在济南有一类房子是该彻底拆掉的,那就是当年用做储存垃圾的碉楼。为便于垃圾车装卸,这些楼修成碉堡模样立于街头。如今垃圾从人箱改成小箱,碉楼从装垃圾改成环卫工人的居所,此举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装垃圾的地方怎能“装”人?环卫工为我们清洁着城市,而城市却没有给他们相应的待遇。此楼看着难看,说着羞于出口,却堂而皇之立在街头,谁最该坐立不安?难道这也要当胜景保留下去不成?
不该拆的拆了,该拆的却不拆,让人心痛,令人不解。比比苏杭,泉城并不逊色,而一拆一不拆之间,却凸显理念的差异。相信我们的城市不会总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