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张玉胜
记者从全国人大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近日完成了对各地的检查,日前在北京举行执法检查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梳理、分析检查中发现了问题。据了解,由于技术的限制,食品添加剂中有六成无法检测。(6月16日《京华时报》)
就在本月的13日,卫生部刚刚组织召开了“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交流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媒体和消费者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澄清常见误区,消除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心理。然而,没过几天,卫生部工作人员就两手一摊:“由于技术的限制,食品添加剂中有六成无法检测”。也就是说,在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40%。
对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就是没有检测的技术方法,也就是无法评估其对人的健康风险,换句话说,这就意味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半以上的食品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对此,卫生部工作人员的态度是诚恳的:“国家检测任何成分都要有依据,使用任何检测方法都需要通过多次实验论证,最后把检测方法列入国家标准。但是判定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比较复杂”。我们敬佩卫生部实事求是坦承自己能力有限的务实勇气和“检测要有依据”的负责态度。但不可否认,“无法检测”的信息,带给公众的是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担忧和实际生活消费的无所适从。
令国人不解的是,既然专家能够发明出添加剂,既然添加剂使用者明白添加剂的功用,既然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已经高达2200种,为什么能够生产、得到批准、允许使用的东西却反过来“无法检测”。究竟是“不能”还是“不为”?同时,食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卫生部一句“无法检测”之后便没有了下文,这就算给公众一个“交待”了?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令人鼓舞,但“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的信息却不免有些令人失望。由此看来,提高检测食品添加剂科技手段的确是我国亟待发展的科研短板。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在坦承“无法检测”之后,抓紧提高检测技术能力,弥补检测漏洞,尽量使各种有害添加剂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