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雨童
6月29日、30日,由中央芭蕾舞团带来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在烟台大剧院上演。近日,记者专赴北京,对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也是第三代“洪常青”的扮演者王全兴进行了专访。
这些年来,这部令中央芭蕾舞团享誉世界的剧目依旧经久不衰。“红色娘子军在欧美也很红,艺术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对历史背景理解的局限,还有它真实的反应了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性,她们善良、勇敢、敢于反抗。”王全兴说。
★一块补丁的位置,都要细致探讨
记者:《红色娘子军》经历了两次起落?
王全兴:1964年出了这部戏之后引起了轰动。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宴请西哈努克都是这部戏。它几乎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文革之后,因为是那个时期代表文艺作品停了一阵子,到1992年的5月23号,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恢复演出。我们走北京、广州,在中山纪念堂场场爆满,观众反应很强烈。
记者:您觉得是为什么?
王全兴:首先是革命样板戏。其次这部戏创作时集中了全国最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包括编舞、作曲、服装。然后经过了10年的打磨,连补丁在什么地方都经过了细致的探讨。可能我们通常老百姓补丁在哪里哪里,但因为他们是扛枪的人,所以补丁应该在肩头。还有为了突出洪常青的英雄气概,最后被抓时山上打那个闪,等等一些细节都是反复的沉淀。
★已演出四千多场,在欧美也很红
记者:这是部能代表中国的芭蕾?
王全兴:现在已经演出4000多场了,至今中芭演出场次最多的也是它。我们去过英、美、德等很多国家,在巴黎歌剧院反响巨大。这说明艺术是相通的。虽然他们对这其中的历史、背景可能不是很了解。它充分的表现了中国民族的东西。美国一个资深的舞评家说:看过很多的芭蕾,但《红色娘子军》可以通过芭蕾表现军人和政治题材,且表现的这样完美。
记者:《红色娘子军》走向世界,是什么打动了他们?革命题材对它有没有影响?
王全兴:芭蕾是足尖舞。娘子军穿军装、扛枪打绑腿的形象在世界芭蕾舞台上都是很鲜明的,能表现出中国女性的那种柔美和性格上的刚强,也能真实反映他们那种生活状态。当时穿的衣服很讲究,一般芭蕾都是穿裙子。但是当时军装都是裤子啊,穿裤子腿根本看不出来。所以把它改成短裤,这并不是当时的真实形象,但是在海南炎热的背景下,又显得那样合情合理。
他说,在法国演出,一响起《国际歌》很多法国人就说这是他们的作曲。在美国,观众觉得这也是英雄的故事,“我们不说政治,我们崇拜英雄。”归根结底,它体现的中国芭蕾之美,原生态的女性形象可以获得世界性的理解。
★历经四十七载 保持原汁原味
记者:经过了四十七年,这次将在烟台上演的《红色娘子军》有没有什么改变和新的东西注入?
王全兴:基本上是原汁原味。有人提过是否能在里面加入琼花和常青的爱情戏,电视剧中可能有人用过,但我们还是要保持原有的风格。
要说不同,那就是演员更年轻。从技术上讲这些孩子更强,但是可能无法像老一辈那样感受那种阶级仇民族恨。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这种传帮带,时常带他们去部队体验,今年还专门去了海南听104岁的老红军讲故事。
记者:现在再看《红色娘子军》,观众都是一种什么情绪?
王全兴:我相信他们会激动。其实《红色娘子军》有很多很精彩的地方。比如它其中的颜色编排,非常鲜明,很能带动大家的情绪。一开始琼花受苦,都是凄风冷雨一片灰色,但到了革命区就是一片闪亮。
此外,还有五寸刀舞蹈,表现革命青年的那种激情;娘子军过场排山倒海一般。有名的一字飞腿,一连几十个人飞过舞台,每个人起码做五个。每次一到这里观众的精神头就来了。还有演唱的雄壮的《国际歌》到了最后响起“向前进、向前进”的歌声,非常的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