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李涛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老年人退休后,离开长期从事的工作环境,心中难免空虚,面对突然闲暇的时光,一时无所适从,心理落差也应运而生。
如何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完成角色的转换,不少老年人选择自娱自乐,把年轻时的兴趣“发扬光大”,寻求新的社会角色。
老年人不应该把退休当终点,应该当成一种新的开始,重新去学习属于老年人的老字“经”。
角色转换
老年人逐渐从劳动职业生活中退出,社会活动减少,原来已习惯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心态一时难以转变,于是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与此同时,从事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活动显著减少,精神生活变得空虚,多数退休老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从福建赶到潍坊参加25届全国老同志围棋赛的62岁老人张书铭,之前在铁路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经常会组织一些围棋比赛,每天工作日程都安排得很满,生活也很忙碌。
然而,刚从岗位上退下来时,面对充足的闲暇时间,张书铭却感觉有些不知所措,工作时身边围着一群人,退休后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有些孤单。
很多退休老人说,退休前盼退休,但真正退了以后,又有些孤单。每日与电视、收音机作伴,生活枯燥无味。
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很多老人因为适应不了角色的转换,而选择结束生命。老人因为孤单选择自杀的事件也被媒体多次报道。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整个人群比例中占据很重的位置,不少人呼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摆脱“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
乐在“棋”中
国家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国家和社会为老年人创造的只是外部环境,真正做到老有所乐,还需要老年人自己调整好心态,愿意面对角色的转换,去培养兴趣,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品景芝·劲松杯”第25届全国老同志围棋赛于6月14日至18日在潍坊举行。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和中央机关、解放军队共27支代表队的200余名选手齐聚潍坊摆擂对阵。在这些“老运动员”中,年龄最小的选手60岁,最大的选手91岁。
来自中央机关队的比赛选手王珺,是所有比赛选手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已经有91岁高龄。一袭白色运动衫,头戴一顶夏凉帽,步履矫健,身体很硬朗,很健谈。为了来潍坊参加这次比赛,王老坐了六个小时的车。
退休之后,王珺经常去俱乐部跟一帮老同志下围棋、聊天,以此打发时光。对待变化莫测的棋局,棋手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常下围棋的人,大多都有临危不乱的处事作风,文明高雅的风度。“下棋还可以以棋会友,交很多的朋友,修身养性。”说这话时,老人脸面上洋溢着一种幸福的微笑。
在潍坊比赛期间,王珺老人有感而发而作诗一首,“暮色苍茫看劲松,纹枰方阵会群雄。
国家繁荣棋事盛,老汉越下越年轻。”
学会选择
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娱乐项目,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有媒体报道,一位70岁的老人因为参加剧烈活动导致视网膜脱落,所以老年人在选择兴趣爱好时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项目。
不少老年人表示,他们一般会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健身操等较舒缓的运动,身体状况较好的,会选择慢跑、游泳等。今年80岁的王喜老人,曾经因为运动过度受过伤,所以现在选择下围棋来锻炼身心。
运动强度掌握不好容易陷入误区,本来是有利健康的好习惯可能变成陋习,作为老年人,心态要平稳。医生称,每天进行适当消耗体力的活动,发生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的几率会减少2到3成。每周5至7天,每天累计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活动,可以促进健康。比如拖地吸尘8分钟、照看孩子13分钟、洗盘子15分钟、手洗衣服9分钟这些看似平常的家务活,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只要别超过规定时间,对身体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