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不屈的父亲一直不断的寻找
  • 2011年06月17日 作者:
  • 【PDF版】

    2009年11月23日,本报刊登了《郭刚堂:12年踏破“铁骑”为寻子》,讲述一位普通父亲深沉的爱。

    本报记者 凌文秀

    新闻回顾

    郭刚堂14年脚步不停地寻找儿子,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2009年11月20日,在采访时,郭刚堂说:“你现在过来采访吧,我明天还要出门。公安局有一个关于我儿子的线索我要去临沂看看。不知道几天才能回来。”11月23日,本报刊登了《郭刚堂:12年踏破“铁骑”为寻子》,报道细腻地展示了这位父亲的经历和内心。

    2009年11月20日中午,在聊城市开发区李太屯村村口见到了这位多年如一日执着寻子的父亲郭刚堂。此时,郭刚堂同村的很多人已经在市区的现代化小区买房,但他仍住在那间破旧的小院儿里。

    几间屋子摆满东昌工艺葫芦,它是郭刚堂寻子路上的盘缠。郭刚堂家中的另外几件物品更让人震撼:一沓厚厚的百余张寻人启事;一张画了满满标记的中国地图,每个标记在的地方他都找过儿子;夫妻俩一直珍存的那些丢失儿子小时候穿过的衣服。

    更令人难忘的是,采访过程中,郭刚堂夫妇不断向记者表示感激,在他们看来媒体报道也是寻回儿子的希望……无数的细节都是那么感人。

    郭刚堂为了寻子,在大山中迷过路、出过车祸、没钱乞讨,受过人贩子的威胁、还被当成人贩子抓起来过……提起这些,他眼中透露的还是坚强。一说到儿子,郭刚堂夫妇才会泪流不止。他们见不得流浪儿和乞讨孩子,尤其看到肢残的乞讨的孩子,夫妇俩会联想到自己的孩子,好几天寝食难安。

    在采访过程中也看到了郭刚堂的无奈:他一方面期待通过媒体报道帮助找到孩子,一方面又不希望媒体大篇幅报道他帮别人找孩子的事实,他担心被人贩子视作仇敌;他痛斥那些把孩子作为商品的人贩子,更痛恨那些把孩子塑造成乞讨道具的人。郭刚堂说无论是将孩子作为“商品”还是“道具”,这都是部分人人性的泯灭、良知的丧失。

    郭刚堂说了很多打拐、寻找丢失孩子的方法。比如,他建议公安局为来历不明的孩子全部建DNA库,以备他们的父母寻找,他希望人人见到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都拍下照片,把这些信息发到网上,让他们的亲人可以看到他们。虽然知道自己的方式不一定正确,但是他相信做了总比不做强。

    如今,记者再次联系他,身在济南的郭刚堂说: “我还在找儿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不屈的父亲一直不断的寻找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