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新语
夏明翰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正是由于拥有如此众多的夏明翰式的党员和干部, 中国共产党才无往而不胜。
□张福记
夏明翰,中国革命的先驱者,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两天后即遭杀害,年仅28岁。他在刑场上写下了最后的遗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以热血谱就了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比坚定的信仰和为理想而无畏牺牲的崇高品格。
就出身而言,夏明翰算是上层阶级的叛逆者。1900年,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地主阶级家庭,但他的父母比较开明,同意其在新式学堂读书。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夏明翰立志改造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最终违背了其祖父的愿望,于1920年逃离大家庭,投入到革命大潮中。1921年秋,经毛泽东、何叔衡二人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豪绅家庭出身的人,他曾协助毛泽东从事农民运动工作,成为反对土豪劣绅的先锋,这在当时和今人看来,都是超群出众的。事实上,出身地主家庭的子女投身共产主义革命的人不在少数,单夏明翰一家就有五名烈士:1928年2月22日,夏明翰的五弟、领导了湘南起义的夏明震在郴州遇难,年仅21岁;28日,在衡北等地从事地下游击斗争的七弟夏明霹在衡阳惨遭杀害,时年不足20岁;3月20日夏明翰英勇就义;5月他的四妹、中共湘南特委委员夏明衡在长沙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不屈而死,年仅26岁;1930年夏明翰的亲外甥邬依庄在红军某部执行任务中牺牲,年仅19岁。
他们放着出人头地的生活不过,为什么甘愿牺牲自己,为天下穷苦的人过上好日子而奋斗?夏明翰临终在给其大姐的信中做出了回答:“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什么?是对某种主义、理想的绝对相信,并用它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现实的一生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信仰的力量就显得特别重要。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经过无数次的比较而选择的结果,五四以后社会主义思潮一度为多数人信奉。孙中山将自己的民生主义称作民生社会主义,当时国民党政权也创办了《社会主义月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类解放的学说,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实现社会的平等。中国共产党就是为解放广大下层工农群众,实行理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组织,所以她一经诞生,就凝聚了大批富有理想不怕牺牲的进步分子,他们中的不少人放弃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富足的生活,加入到革命的队伍。共产党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自身的先进性。具有坚定信仰的人组织的团体,在革命的征程中,遇挫折而不倒,才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等一系列壮举;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使得共产党人舍己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终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完成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阶级解放的民主革命任务。而1927年走上执政地位的国民党政权,由于与旧势力妥协,丧失了革命的精神,在面对尖锐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时,不能真正实施有助于社会公平的举措,而失去最大限度整合社会阶级阶层的能力,导致合法性缺失,最终为共产党代替。
今天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成为世界上豪华奢侈品的最大消费地,但财富的增加并不必然伴随精神的富裕。在现代化大转型的时代,往往是矛盾积聚的时期,且可能伴随价值的混乱和信仰的迷失。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注定要产生欲望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稀缺性的矛盾,而且比其他国家更尖锐,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怎么办?
这需要首先从各级党员干部做起,从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做起。在和平建设年代,显然不再需要每个党员干部都去过苦行僧的生活,但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精神不能丢。令人忧心的是,这种反面例子并不少见,一些党员参与官商勾结,欺压百姓,贪污达到天文数字,与共产党的宗旨完全背离,失去了党员应有的信仰,是共产党执政的最大破坏者。树立共产党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在平凡的生活中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成为党建的重要任务。不断学习和进行思想教育自然必不可少,学习型政党的提出正是必要的举措,但还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制度建设,比如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以及在众多领域逐步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承诺,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党员干部成为人民的公仆。
夏明翰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正是由于拥有如此众多的夏明翰式的党员和干部,中国共产党才无往而不胜。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