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明亮
在省城东部,高楼围绕中,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在它的北侧山脚下就是新七十二名泉之一的砚泉。不过说起这座山的名字,不少人却犯起了迷糊,有人叫它燕翅山,有人叫它砚池山,还有人说它曾叫雁翅山,那么到底哪个名字才是它的“真名”呢?
碑刻资料有记载“砚池山”叫了好多年
在最新的济南市区地图上,这座位于省城东部姚家村南侧的小山,清楚地标着燕翅山的名字,不过今日当记者来到小山北侧山脚下的砚泉旁时,却发现碑文上明明白白写着“砚池山”的字样。在这个1998年冬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所立的砚泉碑记上,开篇说起砚泉名字来源时,碑文上写道,“砚泉或称砚池,以其位于砚池山下状似砚台,故名。”
而就在泉池不远处,却立着一个牌子,写着“山东省济南市燕翅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况”,燕翅山的名字则是多次出现。
说起小山的名字,在这儿游泳的市民也都有些糊涂,“应该是叫砚池山,虽然泉池是1958年大炼钢铁时在这里挖铁矿才挖出来的,但在这之前,就听老人们说叫砚池山,而且似乎是有说法的。”在附近住了50多年的老人赵连祥十分肯定,不过谈起“说法”,70多岁的老人也记不太清了。
在山脚下的姚家村,村民董延明也告诉记者,早在解放之前,他的叔叔在书写各种资料文件时,所写的也都是砚池山。
可是,记者查看了近年来的多版济南城区地图,“燕翅山”的名字却从来没有变化过。
官方称呼早已确定“燕翅山”才是大名
到底哪个名字更准确,记者首先联系到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名泉保护管理处科长丁大尧告诉记者,由于如今砚池所在地原本并没有泉水,挖出泉池后,市民自发地根据山名称之为砚池或砚泉。“山名是在泉水之前就有了,可是为啥没池却叫砚池山就不得而知了。”
到底是砚池还是燕翅,在姚家村居委会,党委委员蒋峰告诉记者,他搜集过相关的资料,“解放前,包括济南战役时,各种地图、资料上写的还都是砚池山,据村里老人介绍,山被开采前,北端山头部位,曾是个呈砚池状的平台。砚池山之名便由此而来。”
而谈起燕翅山名字的由来,蒋峰介绍,据说是因为山的南北两侧看起来好似燕子的一只翅膀,还有一种说法是原先在山的西侧崖壁上曾有好多燕子窝,所以称为燕翅山。“这种说法民间也有,不过也主要是最近几十年才叫得更多一些。”
而济南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陈淑毅对记者介绍说,现在官方的各种正式叫法都是称之为“燕翅山”,这是根据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成册的《济南市地名志》来定的。“其实标准的叫法只是让称呼规范一些,至于老百姓的称呼,各种说法都有各自的意思,就像人的大小名,称呼不同,但并无对错之分。”
民国时期有演变有人还叫“雁翅山”
说起燕翅山名字的缘由,蒋峰告诉记者,虽然山不大,不过名字却不仅两个,从历史资料中还能查到它最早的名字,是叫“雁翅山”。
说着,他拿出最新的《历城县志正续合编》,在其中一张民国时期历城地图上,印着的就是“雁翅山”,而在一张更早的清朝时期历城地图上,虽然字体很小,却也看得出来是用毛笔写的“雁翅山”字样。
“新的县志是对历史上各个时期《历城县志》的综合,而山的名字也一直延续着‘雁翅山’,其实‘燕翅’也有可能是从‘雁翅’演变而来。”蒋峰说。
不过在《县志》中,关于燕翅山,仅仅有8个字的位置描述。在《旧志》中,还有一句,“高唐王墓,在雁翅山。”除此之外,再无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