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姚楠
1.5元/斤、1.2元/斤、1.1元/斤,进入6月份,成武县白浮图镇的蒜农几乎天天面临大蒜价格的下跌,6月21日部分蒜农卖出0.95元/斤的低价,如此价格,跌破蒜农心理预期。
21日,记者前往菏泽大蒜产区成武县白浮图镇再访菏泽大蒜。
蒜农张瑞根(左)捧着丰收的大蒜,一直问“这么好的大蒜咋没人买?咋能比去年价格低那么多?”
本报见习记者 姚楠 摄
蒜农:挺到8月份,不卖也得卖
进入成武县境内,沿途公路上随处都能看到一袋袋的大蒜堆在路旁。一米多高、堆放整齐的袋装大蒜绵延数百米。进入成武县白浮图镇崔庄村,这个几乎家家种蒜的村,每家门口都堆满大蒜。
说起蒜价,蒜农们像炸了锅一样,纷纷向记者诉苦:“种大蒜费时费力,不算俺们花的功夫,只计算蒜种、肥料、灌溉、人工费,一亩地成本就得三千多元,按今年的收成,每斤1.3元才勉强保本,可现在都快跌出一块了!”“今年谁包地种蒜可赔了!新蒜出来时,觉得低没卖,这会更低,还不如早早出手。”“前两天收早熟蒜的后悔着呢,当时带土带泥的还每斤1.3元,忙活一个多月,又晒又加工的,做成干蒜后,比那时候还低!”
“今年大蒜不会还跌吧?能跌成啥样啊?今年的收入咋办啊?”说起蒜价,看着堆在一旁的大蒜,蒜农们纷纷叹气。
如果价格一直跌,卖不卖?“到7月中下旬,最多挺到8月份,不卖也得卖,不然大蒜就要发芽了。”现在的蒜价,蒜农陈成虎觉得不甘,“亏大发了今年!”
蒜商:不出手,买贵不买贱
与囤放的一袋袋大蒜形成鲜明对比,公路上装有大蒜的车辆很少,大蒜收购冷清。“跟往年比,来收蒜的也少了!”蒜农陈成虎告诉记者,今年不仅蒜价低,而且来收购的人也少。
山东莲成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于雷向记者透露,在“买贵不买贱”心理作用下,现在蒜商收蒜积极性普遍不高。“收购价格高,意味着有升值空间,有利润可赚,但如果太便宜,大家就会担心一旦大量买进,蒜价暴跌后赔本。”
据了解,按照去年的行市来讲,现在该进入大蒜收购的高峰期了,但由于蒜商手中的客源不如去年,因此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大规模囤货。
“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收蒜计划,不敢冒险。”在采访中,多位蒜商告诉记者,在大蒜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他们收蒜会更加谨慎。
出口:订单未显著减少,但价格偏低
每周一、周二,于雷就会按照上周订单需求发货。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大蒜出口订单并未显著减少,但价格相对偏低,蒜商为了获取利润,只能相应的压低蒜价。“现在蒜商们观望,也是在等待合适的利润空间。”
对此,于雷说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今年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双高,货源充足,外商对国内大蒜市场供应情况比较了解,上来报价就低;二是今年没有游资炒作,去年很多投资大蒜的外来客商今年都按兵不动,没有游资炒作,大蒜价格高不上来。
现在大蒜价格的下跌,让人不难想到2008年那场大蒜大跌价,提及此,于雷说自己仍心有余悸。但他认为今年和2008年不同,“这几年大蒜出口订单一直稳步增长,产量却差不多,出口订单可以多消化一部分。”
菏泽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科长包立强告诉记者,大蒜属调味品,个人或家庭每天消耗有限,主要依靠出口。此外,菏泽本地大蒜多是初级加工,深加工产品较少,抵御价格风险的能力较弱。
◎相关链接◎ 由于供求双方市场信息不对称,加上游资炒作,大蒜近几年仿佛走进了“暴跌———暴涨———暴跌”的怪圈,暴涨时伤市,暴跌时伤农。
今年春季,大葱、卷心菜等和大蒜有同样跌价经历,而受伤的总是农民,政府、社会都在苦思破解之道。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出现农副产品价格保险的尝试。总部位于上海的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信农保)正联合政府部门,在国内首推“夏淡”绿叶菜生产成本价保险,即如果保户生产的绿叶菜零售价低于保单约定零售价,保险公司则按跌幅同比例启动理赔。
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稳定“菜篮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