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彭彦伟 郭佳
“太好了,我终于有新书包了。”6月23日,当安利志愿者把一个新书包和一些学习用品递给高文龙的时候,他开心地笑了。
家住东港区三庄镇的高文龙就读于三庄镇竖旗小学,从学校到家,16里路,“一般早晨五点半就出门,得骑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小文龙低声告诉记者,风雨无阻,从来没迟到过。
小文龙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孩子,半个多小时里,安利志愿者与其交流,他有一句没一句地回应着,从他身上能明显感觉到来自心底的某种压力困扰着他。
高文龙的母亲由于精神不佳,长期住在烟台的姐姐家。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身体也不好。由于要照顾高文龙,父亲只能在家种地为生。厨房里放了一堆馒头,高文龙的父亲告诉安利志愿者,这是他自己做的,“自己是现学的,不会伺候小孩,现在能吃饱就不错了。”高文龙的父亲说。
“爸爸应该到田里干活去了。”小文龙说,“我有钥匙,先进去把狗拴起来,你们先在门口等一会儿。”当我们去高文龙家时,他的父亲下地干活去了。家里有条狗,懂事的小文龙怕我们害怕,先自己进去把狗拴住了。
艰苦的生活似乎已经磨灭了小文龙对物质的追求,玩具和好吃的东西对小文龙来说是一种奢望。当老师向高文龙征集愿望的时候,高文龙告诉老师,“我想要点学习用品。”对于物品的价钱,在小文龙头脑里并没多大印象。
当拿到安利志愿者给的学习用品的时候,高文龙低着头把东西紧紧地攥着,内向的他甚至都没抬头看一看我们。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安利志愿者要走的时候,高文龙低着头小声地说了这么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