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心牵手陌生的生命
29日、30日两天,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集中采样
  • 2011年06月30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许君丽 

    2003年,威海市开展第一批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报名、体检和采血工作,截至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共有8764位威海志愿者的名单,威海市先后有18位志愿者成功配对。29日上午,威海市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在威海市中医院查体中心展开。今年,威海市计划采集650份造血干细胞存入“中华骨髓库”。

    志愿者用真心献爱心  29日上午,记者在威海市中医院查体中心看到,爱心志愿者们陆续前来登记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今年38岁的于吉涛就是其中一位。填好表格后,于吉涛刚坐下准备采血,负责采样的护士一眼就认出了他。

    记者一问才得知,原来,2007年,于吉涛曾遭遇一场车祸,生命垂危,在病床上昏迷了25天。在医生护士的精心照顾下,终于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在医院住了半年多才康复。“我出车祸的时候,有很多爱心献血者帮我度过难关,如今,我身体健康,希望通过捐献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白血病患者,也算是回报社会吧!”

    上午10:30左右,威海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陈炜匆匆来到威海市中医院查体中心,填写表格,采集血样。在威海工作8年多的陈炜非常有爱心,已经先后6次献血2000多毫升。记者询问陈炜为什么想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说,他的一些同事都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几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但前几次集中采样正赶上自己外出执行任务,没能赶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越多,患者获得配型成功的机率就越大,获得新生的希望就越大,我只是想尽一份力。”

    记者从威海市红十字会了解到,威海市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已登记在册的志愿者有8764人。邱英娜、黄伟、闫进军等18名志愿者成功实施了捐献,挽救了18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些志愿者来自全市各行各业,有医生、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大学生……

    今年,威海市计划采集650份造血干细胞存入“中华骨髓库”,目前,仅威海市区就有130多名志愿者电话报名,他们在29日、30日陆续前来采集血样。

    捐献爱心是为挽救生命  据统计,我国现有400多万名白血病患者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每年有3万名白血病患者黯然离去。目前,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手段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找到与病人白细胞抗原相同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是实施移植的前提条件。

    捐献造血干细胞本着自发的原则,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但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爱心志愿者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了解到的并不是很清楚,有的志愿者采血时显得有点害怕。

    威海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采集造血干细胞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至今没有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先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后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同时,爱心不是一时冲动,志愿者报名前须经过深思熟虑,有家人的支持,在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的爱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一”礼赞
用爱心牵手陌生的生命
爱心市民自愿故后捐献遗体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