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国大典时两次飞过天安门广场的王延周:
敛翅“飞虎”,难忘蓝天
  • 2011年06月30日 作者:
  • 【PDF版】

    王延周赋闲在家,看报读书时,有关于航空的总能引起他的兴趣。

    年轻时的王延周照片。(资料片)

    文/片 本报记者 张永斌

    O王延周简介

    王延周,曾用名王延洲,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大孙家村人。1920年出生。1937年投身国民党革命军第29军,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四期,1940年考入空军军官学校。在抗日战争中,先后击落1架大型运输机、3架零式战斗机和1架东条战斗机。在中美空军混合团,先后8次穿越被称为飞行禁区的“驼峰航线”。

    1946年驾机起义。1949年开国大典之时,驾驶战机接受毛泽东主席检阅。抗美援朝战争中,分别击落击伤美军F-86飞机各一架,荣立二等功。1955年转业至国家体委工作,1957年7月,反右斗争后入狱三载。1961年6月,回家乡山东日照务农。1984年,平反恢复荣誉。

    2005年8月,出版30万字自传《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后被授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奖章,受到胡锦涛接见。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6月28日,中共日照市委将“日照市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送到大陆最后一位“飞虎队”飞行员王延周手中。王延周说,这是送给他最好的“七一”礼物。敛翅多年未翱翔的“飞虎”王延周依然难忘那片蓝天,而“做事光用嘴说不行,自身得多努力”是91岁高龄的他的人生感悟。 

    敛翅多年,最关心中国航天

    28日下午两点,日照市笼罩在雾气中。王延周现居日照市东港区北京路街道大孙家村,这也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家住一楼,从屋里往外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灰蒙。此时的他正坐在沙发上浏览一份老年报。 

    和91岁高龄的他握手,感受到的是柔软但苍劲有力,根本不像一位九旬老人的手。在王延周的屋内,挂满各式老照片和画像,勋章、战机画像……诉说着屋主人曾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经历。 

    “我刚睡醒午觉,闲着没事就翻翻报纸。”王延周笑呵呵地说。与半年前见面时相比,他身体情况大为好转,原来今年春节前动的两次手术让他治好了肾脏的痼疾。但心脏病依然纠缠着他,这也使得他极少出门,读报、看电视成了他消磨时间的娱乐项目。 

    赋闲在家的日子,他依然未曾忘却那片蓝天,看报纸时最关心的便是中国空军、航天等与蓝天息息相关的事情。“眼睛不大好使了,看报纸虽然不用戴眼镜,但小字看不清啦。我看到有关航天的新闻总要仔细看。”他翻着一份报纸说。

    出生在日照的他也关心着故乡的变化。他告诉记者,“虽然我出门不多,但每次出去都能感受到日照的变化,与旧社会比的话更是天翻地覆。”

    心细如丝,周围人都很敬重他

    在王延周的卧室,一个书柜摆放在北侧,里面的书整整齐齐。数沓旧报纸已经泛黄,但被整齐地码在一起。 

    书桌上,一些信件和书籍有序地排列着。翻开的一本大学英语书上,压着一块“普通”的压书石,王延周说:“石头是1955年航空学校的学员送的,我一直用来压书。” 

    在护工高女士的眼中,王延周非常爱干净,家里的东西必须“有条理”。“他非常随和,吃饭时从不挑食,总是将饭吃得干干净净。”高女士说。 

    日照市旅游局副局长禚磊和王延周亦师亦友,是忘年交。在他看来,王延周经历非常坎坷,但心境淡然,对人重情重义,“是一位非常值得尊重的老者”。 

    在很多日照市民的心中,王延周是不折不扣的“英雄”。近期在日照市博物馆展出的日照市重大题材美术原创作品展里,一幅《英雄王延周》的油画吸引了不少观众,王延周站立在画面中,背后则是他驾驶过的“P-51”野马战机,他身边两个孩子正在放飞纸飞机。 

    在王延周八旬高龄时,他撰写了30万字的回忆录《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文中,爱诗并擅长写诗的他说自己的人生态度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85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6月28日上午,中共日照市委将“日照市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送到王延周手中,他直言没想到。“与在战场上死去的战友相比,我算是幸运的了。现在这么多人关心我,我很高兴,但也有些惭愧。”战功赫赫的他把自己看得“很低”。 

    2004年,84岁的王延周在病榻上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上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王延周比划着开飞机的动作,腰板挺得很直,双目炯炯有神:“左手用来开火,右手用来控制油门,脚

    上还得忙活着,但眼睛一定要往前看,寻找敌机。” 

    王延周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落击伤7架敌机。在中国空军历史上,既在抗日战场上击落日本飞机,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击落美军飞机的只有两人,另一人为王延周的战友邢海帆,已经过世。

    “我当时赴朝鲜战场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写明若活着回来,入党这事以后可以再说,若死了,我想让组织追授为党员。”王延周说这话时,神态有些许黯然。 

    他活着回来了,入党的事情就此

    搁下,后来他屡遭迫害,等他真的入党时,时光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有余。

    2005年6月25日,王延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党要多为别人考虑,为别人服务,而做事光用嘴说不行,自身得多努力。”王延周说这话时声音虽不大,但十分有力。 

    2005年9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当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向王延周敬酒。如今,这幅照片就摆在王延周家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说起开国大典,总不免有些激动

    “参加开国大典,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说这话时,王延周有些激动。1949年10月1日,王延周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代表被选中参加开国大典的飞行编队,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开国大典上的空军飞行部队,5种机型一共17架飞机被分成6个飞行编队。前三个分队有9架P-51战斗机,从通县进入天安门上空,呈三个“品”字通过。王延周驾驶的飞机在第二分队,和飞行员阎磊分别担任左、右僚机。 

    他看到火红的旗帜映红了天安门广场,直到现在,他仍对这种鲜艳的红色怀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情。王延周在飞机上通过广播听到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60多年过去了,这声音还常常在我的脑海中响起。”头发全白的他说。 

    9架战斗机刚穿过天安门上空,又接到地面指挥员的命令:再次通过天安门上空。已经通过天安门广场的飞机随即加快速度,在复兴门上空作右后转弯,到达东单上空时,正好与第六分队的教练机相衔接,所以在地面观看的群众都以为开国大典受阅的飞机是26架。谈到这次“误会”,他顽皮地笑了,不像一位九旬老人,更像个孩子。

    岁月流逝,空战老兵们已经飞越天空,逐渐退出历史,雄鹰正在中国各地的飞机场上起飞,但它的魂不会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敛翅“飞虎”,难忘蓝天
日照召开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