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3日讯 (记者 范磊贤 通讯员 赵建建)7月13日,记者从临沂人民公园管理处了解到,临沂人民公园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基本结束,以“城市自然音乐厅”为主题的人民公园现已实行开放式管理,实现24小时免费开放。
据了解,临沂人民公园提升改造工程规划改造面积300亩,以“城市自然音乐厅”为主题,本着高标准、高档次、有特色、开放式的原则,以生态、节能、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组织设计、施工,重点在“提升”和“改造”。公园以音乐为主线,以“城市自然音乐厅”为主题,揉合历史、文化、生态、时尚、动感等元素,将临沂人民公园打造成全国标志性公园。
根据公园的基础现状,结合总体规划,改造后的公园包含公园入口区、金雀广场区、滨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等八个功能区域。借助景观雕塑、小品、音乐灯光系统等充分展示自然界的自然音乐、中外音乐、古今音乐、民族音乐及乐器;通过对自然生态资源、礼乐资源及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使音乐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完美的结合;与此同时,通过丰富园内植物品种,完善植物竖向结构,微调地形,改造水体等,实现公园景观元素的进一步提升。
改造后的人民公园,园内曲径通幽、山水辉映、植被丰富、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园内配套建设的服务娱乐设施、餐饮、休闲、运动等设施完善,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解密全国首个音乐主题公园
关键词一: 音乐音乐文化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 改造后的临沂人民公园通过展示景观雕塑、景观小品、音乐灯光系统,突出“沂蒙山小调”为主的临沂音乐文化,融合中国民族音乐、世界音乐,充分挖掘自然生态资源、礼乐资源及文化资源,营造以“城市自然音乐厅”为主题的自然音乐公园。
这次提升改造通过诠释声音、音乐、乐谱、乐器等形式把古今音乐、中外音乐、音乐文化结合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目前,公园自北入口开始已设置了音乐符号灯具、中外音乐名家头像地雕、音乐灯柱景观道、五线谱铺装广场以及各类音乐雕塑小品等音乐元素。
关键词二: 植被层次错落“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在植物景观改造设计中,设计人员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植物,使用本地植物进行构景。在保护现有植物群落的基础上,使全园植物达到130余种,整体形成层次错落、“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建成绿地7万多平方米,形成阳光草坪、水生植物带等亮点景观。
此次改造丰富了公园原有的植物结构构成,柔化公园林际线,使其与城市天际线相协调,并增加了色叶和开花植物,丰富中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重组公园空间结构。
关键词三: 水景临水景现满足游客的亲水性 景观因水而秀灵,水因景观而鲜活。人民公园水景资源丰富,提供了做好水景文章的基础。“优美的临水景现成为景观亮点。”公园负责人表示,公园原有驳岸为硬质驳岸,设计中通过降低驳岸道到常水位的处理方式强化公园生态性,满足游客的亲水性。此外,丰富驳岸线的景观特征,设计有较强清水性的亲水平台、乱石滩、沙滩、亭、景观桥等,强化驳岸线的饱满性。公园原有水体为静水,通过小体量的喷水、流水与静水形成动静对比,强化水的特性。
关键词四: 空间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 地形空间营造也是临沂人民公园此次改造的重点之一,在绿化区域提升时引入微地形原料概念,造型起坡,形成富有凹凸曲线的园之体,营造优美的林冠线和轮廓线。
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一形态等方面的变化也创造出丰富的地表特征,为景观变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质,创造出更多的层次和空间,以精、巧形成景观精华。消除地形和环境的界限,协调建筑与周边环境,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体现返璞归真、祟尚自然。
关键词五: 休闲24小时免费开放市民零距离亲近大自然 在全园的重要景观节点均设置有小型休闲广场或亲水平台,方便市民林荫休闲、亲水戏乐;除环园主干道外,所有园路均沿湖、穿绿修设,使市民可以零距离亲近自然;每一景观区域均铺贴部分卵石步道,倡导健身休闲。
在公园入口处安设导游牌及有关说明,修设残疾人专用通道;在全园显著位置设立温馨提示牌及警示牌;在园路沿线、所有休闲广场合理安设垃圾箱、休闲座椅等;合理布局厕所,并安装残疾人专用设施;突出夜间亮化效果,实现24小时免费开放。可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做到更好的服务。
记者 范磊贤
实习生 庞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