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7条南北方向和黄河路以北的东西贯通数字化道路(西一路至西六路,东一路至东八路,北一路至北三路)。能恢复原名的恢复原名,没有原名或原名已用作其他路名的按原有规则重新命名。
1、西一路至西六路,恢复原名或重新命名。
方案一:西一路恢复崂山路、西二路恢复胜华路、西三路恢复五台山路、西四路恢复泰山路、西五路恢复天山路,西六路命名为黄山路。与原有体系一致。
方案二:西一路恢复崂山路、西二路恢复胜华路、西三路恢复五台山路、西四路更名为黄山路(西四路原名泰山路,因后边拟将北一路更名为泰山路,故将西四路更名为黄山路)、西五路恢复天山路,西六路命名为昆仑山路。与原有体系一致。
2、东一路至东八路,恢复原名或重新命名。
东一路命名为常州路,东二路恢复原名青州路或命名为渤海路(体现东营海河交汇的地理位置),东三路恢复兖州路,东四路恢复莱州路。东五路至东七路,没有原名,用带“州”字的城市命名:东五路为台州路、东六路为滕州路、东七路为通州路;东八路为达州路,与原有体系一致。
3、黄河路以北的东西贯通道路,恢复原名或重新命名。
方案一:北一路恢复青岛路、北二路恢复泰安路、北三路恢复烟台路。
方案二:北一路更名为泰山路、北二路更名为华山路(原华山路位于东青高速以东,更名为海州路)、北三路更名为嵩山路(原嵩山路更名为岷山路)。
②黄河路以南的东西贯通道路(南一路至南三路)。 方案一:南一路更名为汉江路,南二路更名为长江路,南三路更名为珠江路。按从北向南依次为黄河、汉江、长江、珠江的自然地理位置分布排列。
方案二:南一路更名为长江路,南二路更名为珠江路,南三路更名为汉江路。按黄河、长江、珠江三个三角洲的主要河流分布排列。
③较长道路分段命名。东营市城区东西长度从西六路至东八路约为29公里,南北从南三路至德州路约为17公里。为方便市民易记好找,对东西城贯通道路和南北较长道路分段命名。
1、东西贯通道路7条:黄河路、北一路、北二路、北三路、南一路、南二路、南三路,分3段或2段命名。
方案一:以西一路和东四路或东六路为节点,分三段命名。西一路以西为某某西路(约9公里),西一路以东至东四路或东六路为某某中路(约15公里或17公里),东四路或东六路以东为某某东路(约5公里或3公里)。如:黄河西路、黄河中路、黄河东路等。
方案二:以西二路和东二路为节点,分3段命名。西二路以西为某某西路(约7公里),西二路以东至东二路为某某中路(约12公里),东二路以东为某某东路(约10公里),三段距离相近。如:黄河西路、黄河中路、黄河东路等。
方案三:以传统东西城的界线———东青高速公路为节点,分2段命名。东青高速公路以西为某某西路,以东为某某东路(西路、东路长度基本相等,各约14.5公里)。如:黄河西路、黄河东路等。
2、南北较长道路5条:西二路、西四路、东二路、胜利大街、东八路。以黄河路为节点,分2段,黄河路以南部分更名为某某南路或名称不变,黄河路以北部分更名为某某北路(黄河路以南部分约为8公里,以北部分约为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