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旧换新”期限渐行渐近
家电拆解正规军“钱景”几何
  • 2011年07月15日 作者:
  • 【PDF版】

    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存放的准备拆解的旧家电。文/片 本报记者 仲爱梅

    在忍饥挨饿了多年以后,家电拆解企业终于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盼来了春天。

    只是这春天未免太过短暂。随着年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到期,这支“家电拆解正规军”可能再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

    “肯定会有影响。”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铁城坦言。

    那么,以旧换新结束后,家电拆解企业将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徐铁城没有作答,因为目前各方政策尚不明确,他们也只能静观其变。

    252万台废旧家电,这是我省自实施家电以旧换新以来,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交出的成绩单。

    对于这个成绩,市场部经理程付东看上去颇为满意。“山东一共有三家正规的废家电拆解企业,临沂、青岛、烟台各一家。目前来看,我们的拆解量是最大的。”

    来自家电以旧换新系统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7月6日,我省家电以旧换新系统共回收各类废旧家电785万台,其中,已经送至拆解企业的大约有655万台。也就是说,中绿占了其中的近四成。

    “现在我们所拆解的废旧家电几乎全部来自于家电以旧换新系统。虽然也有从其他渠道回收上来的废旧电器,但数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程付东说。

    根据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规定,拆解处理企业可根据其实际完成的拆解处理以旧换新旧家电的数量,获取相应数额的政府补贴。其中,电视机、冰箱(含冰柜)、洗衣机、电脑的拆解补贴分别为每台15元、20元、5元和15元,空调则不予补贴。

    而这,几乎成了拆解处理企业的全部利润来源。以中绿为例,截至今年7月6日,中绿已经收到财政部门支付的运费补贴7088万元、拆解补贴2370万元。

    “虽然利润还是很低,但总算不用再赔本干了。”程付东告诉记者,一台完整的废旧电视最多可拆解出40块钱,而回收价格却高达60元,即使不算拆解所需的人工等其他成本,其中的差额也要20块钱。更何况很多回收上来的废旧电器零件本身并不齐全,拆解完后连40块钱都不值。

    “缺口这么大,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拆解处理企业肯定是要亏损的。”程付东说。也因此,他有些担心,一旦以旧换新政策到期,我国好不容易才初步建立起来的由生产企业、销售商、正规拆解企业构成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也将再度遭受考验。

    记者了解到,在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前,正规拆解企业因为要加装昂贵的环保设施,还要开具正规发票,在回收价格上并没有优势,那时,废旧家电大多数流向了二手市场和小型拆解作坊;2009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由于国家给予一定补贴,消费者才愿意把废旧家电交给生产企业或商场,而正规拆解企业也才能通过正规渠道拿到废旧家电。

    “以旧换新政策到期对我们肯定会有影响,一些民间回收点、个体小作坊肯定会趁机抬头,回收量大幅上升。”程付东认为。根据以旧换新政策的规定,回收上来的废旧家电必须交给正规拆解处理企业进行拆处;而在商务部刚刚结束意见反馈的《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旧电器经维修、翻新后是可以进入二手市场重新流通的,经营者只需在显著位置粘贴旧货标识即可。“这样一来,会有很多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大件家电通过民间回收站直接进入旧货市场。”

    家电生产商虎视眈眈

    让中绿等公司感到忧虑的,除了那些可能死灰复燃的小作坊,“以旧换新”政策到期后,更大的经营压力,还来自于对拆解行业一直虎视眈眈的家电生产商。

    “据我所知,很多家电企业都有自建拆解企业的打算,而且国家也鼓励它们这样做。”徐铁城说。

    事实上,包括TCL、长虹、松下等在内的家电生产企业均已涉足废旧家电拆解处理领域。其中,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在天津已经竣工投产;四川长虹格润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也于去年建成,根据规划,至2012年底,四川长虹将建设7条废旧电子电器再资源化生产线,用于处理废旧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塑料、线路板等。松下不久前宣布,要在杭州成立专门从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合资公司;海尔、格力等也都有意介入废旧家电回收市场的竞争。

    “家电生产企业之所以热衷于自建拆解企业,与国家要求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有关。”徐铁城认为。

    根据今年1月1日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家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也就是说,回收处理企业每处理一台废旧家电,都能从该基金中获得一笔费用补贴。

    “向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商征收处理费,建立处理基金,然后将此基金补贴给回收处理企业,这种征收模式对于饱受竞争压力、利润不断下降的家电生产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刺激:以TCL为例,仅彩电的产量早就过千万台,即使每台征收10元的处理费,你说成本会增加多少?”一位家电业资深人士分析认为,这应该是TCL等家电生产商积极进入拆解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既从事生产,也关注拆解,无论政策怎样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理废旧家电在发达国家是强制的,在我国则是一个新兴产业,如果能涉足废旧家电业务,无疑也能为家电生产商开创新的利润增长点。

    来自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的社会保有量分别达到3.5亿台、1.3亿台、1.7亿台、1.2亿台。这些家电产品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家庭的,通常以10年至15年使用寿命估算,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如今更是呈几何数增长。

    “废弃资源并不像自然资源,它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长,市场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上述业内人士认为。

    不确定的扶持政策

    尽管很多人看好,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以旧换新已出现回收量下降的苗头。据程付东透露,6月26日-7月12日,中绿回收和拆解废旧家电的数量环比上月同期减少了2万多台。究其原因,除了目前正处于家电销售淡季,以及部分商场嫌以旧换新补贴太慢、资金积压严重、积极性下降之外,也与以旧换新实施两年多带来的“透支效应”有关。

    “以旧换新实施了这么长时间,消费者手中需要报废的旧家电都透支得差不多了。”程付东说。

    “拆解企业太多肯定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其结果只能是大伙儿都吃不饱。”徐铁城也表示。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省拆解处理企业将从现在的3家增至5家。

    “吃不饱”并不是遥远的忧虑。事实上,TCL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今年4月才建成投产,半个月后,便因为原料不足不得不缓慢下降生产速度。据悉,这个号称国内投资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项目目前的处理量,只达到产能的1/5。

    一旦以旧换新结束,家电拆解企业们又将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人士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一切都要看政策,公益与功利相结合的行业特点,使得废旧家电拆解行业一方面具有减轻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另一方面,离开了政策的保驾护航,行业整体就会遭遇只经风雨、不见彩虹的尴尬。“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家电回收的拆解企业都依靠政策补贴在发展。”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废旧电器电子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管世翾并不讳言拆解行业对于政策的依赖性。

    而当前,对于拆解行业而言,政策无疑还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比方说,尽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今年1月1日起便已实施,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原定于今年3月就该颁布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至今仍未出台,也就是说,其中最为关键的有关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尚是未解之谜。

    至于曾经给拆解企业带来“利好”的以旧换新政策能否再次延续,也让企业们翘首企盼。“以旧换新对拉动内需的作用不容忽视,而且海南上个月才刚启动以旧换新,谁知道这一次会不会再延长一段时间?”程付东认为。

    家电“以旧换新”已经有过一次延期。2010年6月,在家电以旧换新试行一年后,商务部、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发布了《家电以旧换新推广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广实施期暂定为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范围则从原来的9个试点省市增加到19个。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电拆解正规军“钱景”几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