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宏观调控也需要微观考量
  • 2011年07月15日 作者:
  • 【PDF版】

    以打压房价、减轻群众购房负担为目标的房地产调控,能否在具体实行中多一些弹性和微观考量,对切实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群体,给予差别化的宽容和放行?

    >>头条评论

    □本报评论员 崔滨  12日,楼市再次传出了调控加码的声音,除了继续重点调控房价高企的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深化限购措施。这无疑是对之前盛传“限购令放松”的最为有力回击。

    目前,楼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对二三线城市深化限购措施,有望打破胶着状态,巩固调控成果。不过,之前被限购令“误伤”的个别“刚需”群体,恐怕还得继续忍受被限购挡在门外的焦虑,甚至这个群体有被扩大的倾向。以打压房价、减轻群众购房负担为目标的房地产调控,能否在具体实行中多一些弹性和微观考量,对切实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群体,给予差别化的宽容和放行?

    继去年4月份国家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限购、限贷、差别征税等多种调控手段,在一年之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势头,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并有了调头降价的趋势。

    一线城市楼市的冰冻,使得房价处于相对低位的二三线城市,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和部分炒房者寻求暴利的乐土,正是在这一趋势下,国务院特别加强了原有政策中对二三线城市房价的限制,可以说,这是继续深化调控的应有之举。不过,应该看到的是,尽管之前大部分二三线城市按照国家调控政策的要求实行了限购,但和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相对较小,用于自住或改善原有居住条件的购房需求,远远大于囤积炒作的投资需求。

    如今,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下一轮调控和限购的重点将转向二三线城市,可以想见,一些在城市生活工作多年而又名下无房的非本地户籍居民,将会因为户籍、社保和税收证明等方面的严格限制,而无法购房安居;又比如对于房贷的收紧,已使得部分银行只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少数群体的贷款买房需求偏爱有加,而一些急需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居民则面临贷款无门的处境。

    要知道,楼市调控政策、信贷政策意在调控房价、抗击通胀,让群众安居,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导向强烈的限购、限贷使得一些地方和部门过分聚焦于宏观目标,而可能忽视这个目标背后一些真实的、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其实,建设保障房是保护公民居住权益,让没有条件住进保障房的群体以自有资金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同样也是造福民生。

    在楼市走向不明的僵持阶段,调控房价的政策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并不断深入,但调控政策在实施一年多后,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之余,也应增加对自住性需求的有效供给。另外,在炒房资金逐步离场后,能够将具体调控措施进一步细化,以更为人性化的弹性操作,避免在房贷市场出现“嫌贫爱富”的现象,努力使刚性居住需求成为楼市的主导力量,彻底走出房价“越调越涨”的怪圈,真正体现调控政策让更多人买得起房的初衷。

    楼市调控是篇大文章,既需要突出宏大的主题,也要从细节谋篇布局,如此才会顺利完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校操场暑期能否不“放假”
我们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
“三公经费”不降反升,压缩或成空谈
>>世风眉批
宏观调控也需要微观考量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