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滨州160吨农药防治灰飞虱
九成玉米避开粗缩病
  • 2011年07月15日 作者:
  • 【PDF版】

    图为得玉米粗缩病的玉米及灰飞虱。

    (滨州市农业局植保站提供)

    本报7月14日讯(见习记者 朱耕平) 近日,滨州部分玉米地发生了灰飞虱病虫害及玉米粗缩病。记者采访得知,今年灰飞虱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玉米粗缩病的发生面积较小,病发程度较往年要轻,而且防治有效率在90%以上。

    13日,滨城区滨北镇张楼赵村一位姓杜的村民告诉记者,她家仅种了一亩玉米,属于春玉米,从六月份开始就出现长不高的情况,玉米植株长得很矮很粗,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也没法防治。

    有同样担心的还有一位姓燕的村民,她说她家有六亩多的夏玉米,现在玉米地里也出现了很多玉米长不高、结不出果实的情况,不知道能不能治,她担心今年玉米会大量减产。

    据滨州市农业局植保站刘站长介绍,春玉米很容易受粗缩病毒的侵害。粗缩病毒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一旦玉米被病毒传染,就要抓紧预防病毒的扩散。又据介绍,玉米种植的最佳时间在春夏两季。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灰飞虱及玉米粗缩病的高发期,也是玉米大量受灾的时间段。刘站长说:“玉米一旦被病毒感染就没有很有效的办法,如果病毒存在面积在10%以下,可以将发生玉米粗缩病的植株清除田外,并喷洒农药杀虫;如果病毒发生面积在20%—30%之间,可以采取移栽补苗的办法;如果病毒的存在面积超过了30%,那么只能重新播种,并且重新播种的日期要在6月底以前。如果在6月底以后发生大面积的玉米粗缩病,只能再改种其他作物。

    气象部门预测,滨州市6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总体气候比较适宜灰飞虱病虫害的发生,加之玉米粗缩病毒源量大,使得灰飞虱传毒机率大增。植保站技术员周霞介绍,滨州市今年灰飞虱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发生面积达171.9万亩;玉米粗缩病的发生面积较小,为60.4万亩。玉米防治面积共计281.8万亩次,其中,春玉米防治1.8万亩次,套种玉米防治60万亩次,夏直播玉米防治220万亩次。防治过程中出动防治人员55.8万人次,使用各种农药160.1吨,使用各类喷雾器械35.1万台,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防治有效率达90%以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成玉米避开粗缩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