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0日讯(记者 顾松 实习生 孙广智) 本报发出道路改名倡议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20日,胜利油田胜南社区兴河东区党员服务社的8名老党员自发组织了聊天讨论课,就有关东营市道路命名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道路命名要遵循数字化和科学化更名模式。
下午3时,记者来到胜南社区兴河东区党员服务社内了解到,8名老党员干部年龄最大的有70岁,最小的也有58岁,在东营生活了30多年。党员服务社翟主任表示,在2000年道路用了数字化命名方式,把一些地域命名的道路按照东西南北的规格给分别编上了数字,便于市民记忆。老党员们表示改名十几年了,大家心中耳熟能详了,建议还是不要随意更改为好。
老党员服务社李师傅提议道,东营的道路改革可按照市区内道路的规划来依次数字化命名。例如向连接东西两城的主干道黄河路、青岛路等可分东中西三段命名,而贯穿主干道的南北路可按数字顺序依次排列命名。其他在坐的老党员干部也分别对道路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道路不能随意改,要改也要遵循简明扼要的科学化模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