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7岁男孩“晃头”不止
医生说这是“儿童抽动症”诱发原因可能是家庭环境出现变化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 2011年07月27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7月26日讯(记者 孔雨童 通讯员 叶杏) 一名刚上小学的7岁男孩天翼(化名),半年里陆续出现一些异常状态:先是不停地眨眼睛,接着开始不停地晃头。近日,男孩在家人的带领下从栖霞来到烟台,医生了解后发现,男孩的异常表现很大程度上与他新出生的弟弟有关。

    天翼妈妈告诉烟台山医院的心理医生杨军,大约在半年前,她发现天翼总是眨眼睛,家里人怎么管他也改不了。后来当眼病治了一段时间,但是没有好转。几个月后,天翼有了一个新“习惯”———晃头。

    “一下一下的,你叫他停,他就说脖子难受。”天翼妈妈说。这个新习惯也影响到天翼的学校生活,一发作起来,同学都会盯着他看,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什么影响了孩子?”天翼的姑姑告诉杨军,家里没发生过变故,只是去年,天翼有了一个弟弟,原本每天都围着天翼转的一家人忙于照顾新出生的孩子,天翼或多或少地受了“冷落”。“以前爷爷都喜欢表扬我,现在不表扬了,他们不是应该更喜欢我吗?”天翼曾跟妈妈这样说过。

    杨军分析,天翼得的应该是“儿童抽动症”,这一类疾病发病时孩子会出现眨眼、摇头、挤眉、躯干扭动、喊叫等症状,严重时还会说污言秽语。杨军告诉记者,在与张女士的交谈中,她说的最多的是孩子“不听话、调皮、让人生气”。“除了弟弟的到来让他感到情感的缺失,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有时难免引来大人的训斥,这种感受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失落,也许这就是抽动症的诱因。”

    “家庭环境出现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杨军说,像父母离异、再婚、亲人去世、家长偏爱等都可能使孩子出现感情的缺失,如果不能很好疏导,对于一些天生敏感的孩子,就容易出现问题。她提醒市民,很多大人眼中的小事,可能在孩子眼中就是“天大的事”。

    杨军提醒家长们,当家庭环境出现变化时,尽量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出现问题及时疏导。对于出现抽动症的孩子们,在药物治疗之外,建议家长以宽松的心态对待孩子,不要呵斥孩子。平日里帮助孩子加强锻炼,预防感冒,因为病毒感染会加重病情。要跟孩子加强沟通交流,多带孩子外出走走放松身心,此外在饮食方面少吃膨化食品和含铅的食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益讲座本周六举行
“心”问题,帮您问
7岁男孩“晃头”不止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