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与“顺”之间该如何取舍?
  • 2011年07月28日 作者:
  • 【PDF版】

    “

    家中堆满废旧物,儿女当垃圾,老人却当是宝贝;老父母住在儿女家,要适应子孙的新潮生活,多有不适应的客居感觉,富足的环境反带来心理的压抑;年轻人带老人上酒店享美酒佳肴,为怕对方心疼,只敢悄悄埋单……孩子欲尽孝道却换来父母心里的不快。“孝”与“顺”之间究竟该如何取舍?

    “宝贝”VS“垃圾”

    10年前结婚后,潘先生便从父母家搬出,节假日才会与妻儿一起回家探望老人。夫妻俩工作稳定,有车有房,他每月总孝敬父母两三千元,“加上退休金,他们别说衣食无忧,就是每天出去饮茶吃饭,也不会有什么负担。”自觉父母生活富足的潘先生,印象最深的还是父母一屋的破烂杂物,有旧报纸、旧塑胶瓶罐、旧衣裤、干电子行业的父亲的破铜烂铁……

    每次回家,他都要大费唇舌,给两老“做思想工作”。可是老父亲总说还能用上,不许动。姜女士有着同样的烦恼故事。她父亲家堆满垃圾,而他却自当宝贝。其中一张破沙发,占了半个客厅。

    主人VS客人

    趁着放假假期,张女士特地将年老的母亲接到家中,难得三代同堂共住一屋,头几天也过得喜气洋洋。然而热闹后面,张女士却未察觉母亲的心理起了变化。“要交多少伙食费给你?”母亲唐突的一问,让毫无心理准备的张女士不懂招架,“你是我妈妈,住在女儿的家,哪里要什么伙食费?”面对张女士的心意,老人家还是略显固执地说:“我有退休金。”

    好吃好穿VS节俭成性

    小秋大学毕业至今已工作4年,在外资公司工作辛苦但待遇也优厚,她“习惯用好的物质来抵消工作的压力”。作为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的独生女,她当然也不能亏待至亲。每次回家,总是不自觉就会买上一些衣物电器,回家孝敬一下父母。让他们吃好、穿好,本来是好事情,但她却要做得偷偷摸摸。

    买衣服回家,她会看着价格牌而随机应变,500元说300元,原价说5折已是她的惯用伎俩。而在酒家吃饭,一只100元的白切鸡,也总会引来母亲的一番盘算,“在市场买一只30元,回家煮熟调味成本也不过三四十元”。因此如今外出吃饭,尤其在档次较高的地方,小秋都尽量在上洗手间时顺道结账,母亲嫌贵,儿女心里难受。

    给您支招 “代际矛盾”

    有人说,后辈对老人的孝顺,既要“孝”敬侍奉,也需“顺”从体谅。重点在于换位思维与倾听接纳。两代人相处的核心方法其实就是“换位思维”:“遇到分歧时,孩子和父母都要冷静下来,互想一下对方的成长过程。”在换位思维的基础上,相互倾听同样重要:最好的方式是“听他说”。

    建议年轻人不妨先弄清楚老人的内心:一是喜欢怀旧;二是希望受尊重,比起物质,他们或许更需要的是多一个电话,多一个拥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航班延误让人抓狂“机场减压法”来帮你
三十五岁是道坎儿
Fine Living
孝”与“顺”之间该如何取舍?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