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祸
  • 2011年07月29日 作者:
  • 【PDF版】

    王少斌的人人网页面截图

    王少斌的家门口,可是他再也回不来。

    本报记者 周锦江 孙国祥

    王少斌,现年25岁。

    2010年,他从武汉大学毕业。待业。

    2011年7月21日,他上了驶向武汉的长途大巴车。

    2011年7月22日,京珠高速公路,威海长途卧铺车在河南境内起火,王少斌是遇难者之一。

    或许是空想误人,也可能是他真的怀才不遇。但不管是空想还是理想,这一切都已来不及。

    死亡画上句号,以灾难的形式。

    离开昌邑

    7月21日上午10点,多云,当天最高气温30℃,但很闷热。王少斌离开潍坊昌邑柳疃镇河崖村的家。他要参加驾照理论考试,然后去武汉和大学同学聚会。如果顺利的话,次日上午七八点,他就能到武汉。

    2010年从武汉大学广告专业毕业后,王少斌没有在武汉找到理想的工作。2010年底,他回到了昌邑老家,准备休整休整,再去北京或广州。这次决定参加同学聚会,也是散散心。

    修广告专业的王少斌一直有一个梦想:中国的广告企业无一进入世界500强,他想办一个广告公司,哪怕是世界第500名也行。

    这个想法,他可能只和他的挚友王廷志说过。

    步入军营的王廷志与王少斌家是斜对门,从记事起就一起玩耍。王廷志也是王少斌三两个最好的朋友之一。

    7月27日零点,从悲痛中缓过神来的王廷志更新了自己的人人网日志。王廷志对于老友的描述是这样的:低调的孩子、不爱照相、不爱出远门、甚至不喜欢旅游和运动。我们心痛,又惋惜,他才26岁(虚岁,编者注)还没结婚,父母尚无白发,家庭没有负担,正是大好年华,大放光彩的年纪,他有那么多未竟之事、理想和抱负,就这么冷不丁的告辞了,于心何忍……

    从21日10点,一直到22日下午,谁也不知道王少斌走过怎样的路线。

    7月22日凌晨,京珠高速公路河南信阳明港段一辆中型客车起火后燃烧。初步预计造成41人死亡,6人逃生。

    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灾难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灾难降临到自己的亲人好友身上。

    王廷志回忆,22日晚8点45长磊(王少斌和王廷志的好友)打电话给他说:少斌出事了。王廷志听着长磊颤抖的语气,稍做停顿没有插话,让他继续把话说完。

    7月21日下午4点左右,王少斌在潍坊搭乘威海至长沙的长途客气去武汉,本来在22日上午7点就能到达武汉,但武汉的同学说人没接到,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人始终联系不上。

    新闻里出来的消息使大家都愣了,这个时间与车次太吻合了,长磊与王少斌的父母取得联系,这对吓坏了的夫妇在当夜奔向河南。

    赶往信阳

    刚上学的时候,王少斌都是坐火车,后来因为车票难买,就改坐汽车。一来,汽车票好买,二来比较快,不用在路上劳顿。

    所以每一次去武汉,王少斌都是下午走。第二天到武汉,他总会有一个电话打来报平安。但是22日早上,王少斌的爸爸王兰程并没有接到儿子的电话。当时并没有当回事儿,因为也许孩子比较忙,可能晚一点会打回来吧。

    但直到22日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王少斌同村的一个朋友来到家里说,武汉那边同学打电话称少斌还没到武汉,而且电话也打不通。就来家里问问,知不知道怎么回事。

    王兰程又试着打了好几遍儿子的电话,还是打不通。他很纳闷,开始寻思各种可能性。和别人打架?不大可能,孩子平时就比较腼腆;走丢了?不可能,这么大的人了。一个个设想都被自己否定。

    王兰程不死心,从儿子的同学那里找来通讯录,一个一个打。每一次都是心提到嗓子眼,满怀希望可以得到儿子的消息,但每一次都失望的挂掉电话。山东的好友、武汉的同学、洛阳的朋友,都没有少斌的消息。

    王兰程开始急了。

    这时,听到在河南信阳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而出事地点和时间与王少斌的行程高度吻合。

    不能在家里等了,先上信阳再说。一刻也不能耽搁,王兰程叫上外甥,连夜开车赶往河南信阳。

    一路上王兰程心跳不已,祈祷儿子不在那辆车上,千万不要。

    23日,王兰程到了河南信阳。

    当时已经了解到事故情况,抱有一丝希望的王兰程先赶往医院,因为出了事故伤者肯定会被送往医院。未果。

    随后联系事故处理,那边已经有接待的人,登记好信息。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等等。因为遇难者被烧无法辨认,只能通过DNA鉴定。

    王兰程和爱人被安排第二天抽血核对。这一夜,夫妇俩没合眼。

    DNA鉴定

    抽了血。等待结果的时间是难熬的,王兰程和爱人只能偷偷地祈祷,儿子没事儿。

    结果是残酷的。鉴定结果显示,其中有一名遇难者正是王兰程的儿子。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兰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昏厥,他已经没有力气支撑身体。

    王少斌是家中的独子。

    后面的是赔偿程序。

    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家属生活费。按赔偿方案,家属男方超过60岁,女方超过55岁,就可以拿到生活费赔偿。

    但王兰程53岁,王兰程的爱人54岁半。第四条赔偿没有了。有人说,因为伤亡者众多,应该争取一下,能多赔付一点是一点。但王兰程已经没有气力为了赔偿再去讨价还价了。

    那边(事故方)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客车是个人承包单位的,单位一时也拿不出这个钱来。

    当时还有无法确定身份的遇难者。再说,人没了,钱还重要吗?

    王兰程签好调解书,拿着证明去当地进行火化,拿着火化证,去办理赔偿手续。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王兰程和爱人27号晚上提前一天回到昌邑。28日,王兰程的外甥带着王少斌的骨灰回家。并带回了赔偿金。

    但钱已经没有意义了,王兰程红着眼睛说。

    在王少斌家门口,摆放着刚刚运回的骨灰,三柱香火忽明忽暗。遍寻家里,却极少见到少斌的照片,一来少斌不爱照相,二来家人怕触景生情都收起来或烧掉了。

    29日,25周岁的王少斌将出殡。

    王少斌没有交待,没有遗言,没有嘱托。家里一张床,一个电脑桌,二个沙发,而属于他的东西只是一台电脑和几本书,他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他的脑子里。王少斌对好友说过:人只是需要两样东西———脑子和钱。

    回忆

    不愿回忆,不忍回忆。但回忆总是在脑海中纷涌。

    王少斌的好友王廷志说,他初中毕业后就读预备役随后从军,但是和少斌的联系却从来没有断过。

    王少斌从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家里开着一个商店,并做一些酒水批发配送生意。不忙的时候,王少斌就去帮家里送啤酒。在本地,没有合适的工作,一肚子的想法无处安放,上北京广州,一时又找不到好的工作。

    毕业一年的少斌“郁郁不得志”。

    一直在文科方面成绩不错的少斌,有着自己的梦想。而这一切,都因为一次旅行而葬送。

    童年与少年,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在银行门前玩石子、去游戏机厅打游戏、到旱冰场溜冰、爬墙进公园、玩各种的电脑游戏、读各种的武侠小说……

    高中时,王廷志和少斌不在一个学校,那时候手机还没普及,两人又不屑于用电话,在几年中他们写了一生的信。字数从十几个字到十四页正反两面满满当当的信纸,少斌上了大学,王廷志当了兵,依然在书信中发泄着各自的不满,所谓知心朋友,莫过于此。

    王廷志在日志中自说自话:少斌,你怎么会是以这种方式离去,烈火焚烧,你丫想浴火重生么?在那天夜里我还真做了有你的梦,在一个寺庙里互相切磋着无名棍法,那里的世界依旧是灰黑色,你送我走的台阶笔直的坠入云雾中,我回头凝视,那座山被孕育了圣洁的光芒……  

    你在这,咱们去旁征博引的争吵、心有灵犀的坏笑、探讨对游戏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看法、对我们所失去的人的怀念……

    而你不在这,我的语言、我的文字,还会有几个人真正的了解?我想难道是老天对我拥有这么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嫉妒?失去了你,我便失去了几十年了奇特的情感,失去了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失去了对异地他乡的美好的感知。

    王廷志说,少斌,你父母尚未老,失去你的感情世界,我们会去安慰,等他们老了,我们会常去看望,替你照顾。我知道在失去你后这些只属杯水车薪,只希望你能安心上路,心无牵挂,在那边好好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事件回顾
车·祸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