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正县的“中国式碑剧”
  • 2011年08月03日 作者:
  • 【PDF版】

    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内的日本人公墓。新华社发

    微博上的疯狂转发

    方正县立碑一事确认后,网民反应非常激烈。目前已知最早转发此消息的微博出现在7月30日凌晨,由一名叫“章小斯文”的网民发布,在微博中指斥方正县政府“为了GDP和政绩”,此事是“中国式碑剧”。

    截至8月2日中午,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9.9万次,评论2.3万条,九成以上的评论持反对态度。

    许多评论者言辞激烈,有人称方正县政府的行为是“为侵华日军立碑”。一名叫garyshi88的网民说:“究竟是经济重要还是人民的荣辱重要?”网民zcn2046说:“这让健在的抗日英雄们情何以堪啊!”

    方正县当地的网民对此事感想也十分复杂。一名IP为“218.10.244. ”的网民留言说:“这回好了,我出门不敢说我是方正人了,丢尽了人,也怕挨揍。”同样出身方正县的网民DF1021写了一篇数千字的长文,表示“惨痛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们需要做点什么,祖辈遭受的苦难,不要让后代再去重复。我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思考一下,而不是抱怨、埋怨”。

    “开拓团”是侵华日军一部分

    资料显示,在日俄战争后的近半个世纪中,日本政府共向中国东北移入150万日本侨民,大多是由殖民机构“关东厅”和“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所统领。这一殖民计划的一部分就是“开拓团”。

    抗战文化研究会理事、九一八全国鸣警报首倡者王锦思介绍说,“开拓团”是一种准军事组织,组成人员包括退役军人、民兵和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但也配有枪支,平时会配合关东军进行站岗放哨。“开拓团”往往携带家眷,以家庭为单位在当地驻扎,与地方老百姓分开居住,但也有小部分混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无力撤出其在东北移入的人员,包括“开拓团”在内的许多侨民成为难民。

    王锦思说,当时在东北的日本人口合计达到155万。主要驻扎在佳木斯、鹤岗等地的“开拓团”成员在逃出东北时,由于经牡丹江离开的火车中断,而聚集在方正县,受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后大批死亡,遗留下许多孤儿,被方正县当地居民收养。中日关系回暖时,以这些孤儿回国为契机,方正县跟日本也形成了密切的民间关系。

    而著名抗战作家方军介绍,首先,“开拓团”是抱着为军国主义服务的目的,自愿来中国“开拓”的。其次,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曾在中国犯下罪行。

    “‘开拓团’成员虽然不是军人,但他们是侵华日军的一部分,并不是中性人物。”方军说。

    方正县曾收养大批日本孤儿

    “开拓团”回国后,在中国留下了近六千名遗孤,由中国百姓养育成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他们基本都返回了日本。

    方军曾在日本大使馆领事部援护处工作了6个月,每天至少有30名日本遗孤来此办理归国手续。

    几乎所有的战争遗孤对中国人都充满感激之情,方军曾问他们,如果是中国人的遗孤,日本人会不会养?他们说不会养,日本人连日本的遗孤都不会养。

    所以,许多日本人对方正县有特殊的情感,遗孤们曾多次在此立碑,表达对中国养父母的感谢。

    然而,为“开拓团”立碑,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方军认为,这是原则性的错误。“救助战争遗孤,因为犯罪的是他们的父辈,而不是他们,这是人道主义的情怀,可为侵略者立碑,这就是立场问题。”

    对于方正县的回应,方军表示不能认同。首先,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我们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为什么要我们来反省?这是本末倒置、颠倒黑白。第二,许多“开拓团”成员并没谢罪,他们至死仍坚持军国主义的立场,直到今天,他们中一些人仍不肯承认他们是侵略者,而是将这段历史轻描淡写成“进出中国”。

    据另一位著名抗战作家、《军营文化天地》主编余戈介绍,在中国土地上,目前为“二战”中死亡的日本人立碑的墓地只有两处,一处在云南,是国民党时期建立的,在一处抗日爱国将士的陵园里,在陵园的角落处,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为日军阵亡军官也建立墓地,但碑文是“倭冢”,表示我们绝不接受日本人的说法。而此次在方正县却公然在碑文中亮出了“开拓团”的旗号。

    “不论这个碑最终结果如何,只要它立起来过,就是一个抹不去的耻辱。”方军说。

    本版稿件综合《北京晨报》、新华社、《法制晚报》等

    近日,一则由日本媒体先发的消息经国内媒体转载后引起了哗然。据日媒共同社报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政府在当地的“中日友好园林”内,立了一座刻有部分日本“满洲开拓团”去世者姓名的石碑。当地政府称,立碑的目的是让中日后人了解真实的历史,体现中华民族的胸怀,提醒后人要和平。

    但此消息在微博上被迅速转发,方正县政府的做法被众多网民解读为不惜代价招商引资,部分网民甚至斥之为“忘记国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带着反省历史的想法立碑”
方正县的“中国式碑剧”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