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限公车不是“治堵”而是“添堵”
  • 2011年08月03日 作者:
  • 【PDF版】

    □滨兵

    历经近8个月的反复修改,广州治堵方案出台。此次公布的方案共30条措施。与1月份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大众关注的“限制私家车上牌”、“征收拥堵费”、“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并未出现。同时,“2015年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措施也被删除。(8月2日《南方日报》)

    如今,城市交通的“蜗牛速度”已成为各大城市一大疾患,北京变成了“首堵”,上海是“一上路就堵”,广州是“广泛地堵”,深圳是“深度地堵”,成都是“成天堵”,重庆是“重复地堵”……

    城市变成“堵城”,是让人纠结的,治堵也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必然面对的命题。治堵绕不开公车。可限公车在广州治堵上却是一波三折。从最初对公务车的管理和限制措施只字未提,到规定2015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并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再到现在只剩下了“机关单位公务用车配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规范公务车使用管理。”这么一句空泛的表态。尘埃落定,还是放了公车一马。

    治堵先治公车,这是民众的思维,也是行之有效的常识。因此,当最初对公车管理和限制只字未提时,遭遇了民众最广泛的质疑。不少声音批评说,治堵不能“只让州官防火,不让百姓点灯”,政府应该为限制机动车使用作表率。而广州相关领导人也表示,治堵要先治公车。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据报道,东京1万公务员只有10辆公车,“在东京,造成堵车的主要是私家车,政府提倡公务员不用公务车”,“以东京都厅为例,只有都知事(相当于市长)这样的级别才可以配车”。如果包括广州在内的各大城市的治堵先限公车,那前景必将是相当乐观的。

    如茅于轼所说,建设现代社会入手点就是“马路上没有特权车”。此前人大代表韩德云就提出,如果能将不受拥堵的特权车,完全限制在公务活动所需要的极少部分车辆范围内,城市还会堵吗?如果能将市级和市级机关之外的全部公务员中的哪怕60%,都改变为使用公共交通系统上下班,还会这样堵吗?

    治堵不能一味限外、限私,而对公车滥用不加节制。治堵不限公车易患“伪治堵”,对广州治堵不限公车,不仅仅是遗憾,更是充满了忧虑。治堵如何能够不“添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语录
井盖丢失必须综合治理
提高价格的同时别忘改善服务质量
微言·博论
□漫说新语
微评论
不限公车不是“治堵”而是“添堵”
孩子过次生日家长就得当回“月光”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