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办东营首家陶艺作坊并将陶艺发扬光大
油城有个“泥人王”
  • 2011年08月03日 作者:
  • 【PDF版】

    一件名叫《大展宏图》的金鹰泥塑,王彦奎用了一个多星期精心制作完成。

    王彦奎从书上模仿制作的作品。 每次讲课,学生们都会听得特别认真。

    本报记者 郑美芹 本报通讯员 官云秀

    走进山东省面塑艺术学会工艺师王彦奎的陶塑工艺工作室,仿佛来到一个神话的世界。工作室的橱柜上摆满了栩栩如生的各类陶艺制品。一只高约1.5米振翅欲飞的金鹰泥塑,格外引人注目。

    为了使陶塑艺术这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也为了使之后继有人,自2008年王彦奎先后招收学员120多名,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只有3岁半。

    退休工人创办陶塑课堂

    56岁的王彦奎是胜利油田胜大集团的一名内退职工。自2002年内退之后,在妻子刘翠英的支持下,利用自己30多年前学过的陶塑工艺,在胜东社区锦华四区创办了油田首家陶艺制作兼陶艺教学作坊。王彦奎说:“为了传承我国数千年的民间传统陶塑艺术,并使之后继有人而创办这个陶艺作坊。”

    为了使自己掌握更多的陶塑、面塑艺术,他还自筹资金,投入6000多元到外地拜师学艺。如今,他已能独立操作、创作和制作各种蔬菜、水果、大小动物、人物等各种陶塑和面塑。王彦奎还先后被有关部门授予“东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面塑艺术学会工艺师”、东营市黄河口文化广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等荣誉称号。

    与大师交流让他更有信心

    王彦奎15岁就参加工作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建筑工,由于整天跟泥打交道,对于泥灰的稀稠程度掌握得恰到好处,这也为他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2岁那年,广饶县文化馆招收有绘画基础的学员学习陶塑,没有绘画功底的王彦奎竟然喜欢上了陶塑。他利用工作之余,跑到文化馆里认真看制作过程,回到家自己琢磨练习。王彦奎心想:“我觉得我能行。”最后,文化馆的老师才决定留下他,让他试试。

    王彦奎先从图画书、挂历上找一些人物进行模仿,然后再让老师给予指导。有时他竟为了做好一个陶塑,从晚上7点一直坚持到凌晨4点多。当时,王彦奎工作的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老头,知道他有这个手艺之后,整天追着他让他给自己做一个。王彦奎根据老头的形象,自己创作了一件名为《喂猪的老头》的陶塑像。从此,好多人慕名来向王彦奎求做陶塑作品。

    直到2002年,因父亲病重,王彦奎提前内退照顾父亲。在家无事的他,再一次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好多学校都邀请王彦奎前去授课。在《齐鲁晚报》上,他看到一位叫何晓铮的面塑大师,要在大明湖举行面塑艺术发行仪式。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王彦奎决定去济南面见这位面塑大师。王彦奎把自己的作品拿给面塑大师看,并留了电话。没想到回到东营之后,先后接到何晓铮老师的两次邀请电话,并完成了为期20天的济南学习之旅。

    泥塑牵红线妻子无怨无悔

    妻子刘翠英说,第一次到王彦奎家,就被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塑深深吸引了。

    2008年,为了让丈夫进一步充实自己,刘翠英鼓励丈夫走出去,并决定陪同丈夫到济南学习。学习期间,妻子丝毫没闲着,帮助丈夫整理上课内容,准备饭菜。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面塑,王彦奎操作起来相对吃力。有时为了完成一个雕塑,饭都来不及吃。刘翠英就在一旁一口一口地喂丈夫吃饭。妻子说:“看到他做完一件作品之后欣慰的样子,我受的累也值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油城有个“泥人王”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