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段救助延续17年两个家庭异地结缘
  • 2011年08月24日 作者:
  • 【PDF版】

    杨芳圆把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拿给曹庆恒看。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卫建

    杨景亮一直珍藏着20多张汇款单的复印件。17年了,虽然汇款金额从一百元到三百元不等,但上面收款人“杨景亮”和汇款人“杨玲”的名字却没有任何改变。这些复印件将滨州和临沂两个原本陌生的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杨景亮是临沂市一名高位瘫痪的农民,独自抚养女儿杨芳圆,生活非常艰难。曹庆恒和妻子杨玲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对父女的处境,17年来,一直给他们汇钱物并写信鼓励他们要振作。8月23日,争气的小芳圆在收到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后,和父亲一起来到滨州向一直帮助他们的夫妻表达感激之情。

    ◎ “这次,就是爬也要爬到滨州谢恩” 

    8月23日清晨5时30分,杨景亮和女儿杨芳圆早早上路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300公里之外的滨州市。经过五小时的颠簸,汽车驶出长深高速公路滨州出口,曹庆恒和妻子杨玲早已守候多时。他们将5000元现金交到了杨芳圆手中,作为大学入学的费用,并表示将每年资助她5000元,直到芳圆大学毕业。

    杨景亮紧紧握住曹庆恒的手久久没有松开。用杨景亮的话说,他这次到滨州是一次“感恩之旅”。“女儿考上了大学,我和她说,这次我们就是爬也要爬到滨州谢恩。”在村里人的帮助下,高位瘫痪的杨景亮愿望实现了。原想将一面绣有“大爱无垠,恩重如山”的锦旗和一封表扬信送到曹庆恒的工作单位,但被曹庆恒婉言谢绝。杨芳圆将自己大学入学通知书的纪念页送给曹庆恒留作纪念。

    ◎ 金额不大的汇款却像巨大的力量

    曹庆恒夫妻与杨景亮一家结缘,是在1994年。当时在滨州滨城区计生委工作的曹庆恒因工作需要到临沂土山洼村杨景亮家走访。他发现这个家庭一贫如洗,杨景亮躺在床上,一个两三岁的小孩正孤单地坐在火炉跟前。不了解情况的曹庆恒和杨景亮开玩笑:“伙计,还不起床,太阳都晒着屁股了。”杨景亮告诉他自己高位瘫痪,起不来床了,孩子的妈妈已经改嫁。曹庆恒没多说什么,和同行的另外两名同事凑了150元钱留给了杨景亮,并悄悄记下了杨景亮的姓名和通讯地址。

    回到滨州后,曹庆恒和妻子杨玲说起了杨景亮的境遇,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资助这对苦命的父女。几天后,一个包裹寄到了杨景亮家里,里面有100元钱和曹庆恒孩子小时候的衣服、几块布料和一封信。

    在信里,曹庆恒鼓励杨景亮不要趴下,一定要振作起来,并表示如果杨景亮有什么难处可以告诉他,他和妻子会尽量帮助,这封信给了杨景亮很大的力量。

    在此后的17年里,曹庆恒和妻子每年都会给杨景亮汇款,最早一次的汇款时间是1995年,最近的一次是今年3月份。2000年和2007年,曹庆恒和妻子还先后两次到了临沂杨景亮家中,为他送去了现金、文具和生活用品。除了经济支持,曹庆恒有时间就给杨景亮写信,鼓励他坚强面对生活。

    ◎ 生活的苦难并没压垮杨景亮父女

    今年47岁的杨景亮是临沂市罗西街道办事处土山洼村人,1985年高中毕业后他成为一名民办教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厄运在1992年12月22日降临。当天晚上,他给学生补习完功课后回家,不慎连人带车摔进深坑,导致颈椎骨折挫伤神经的高位瘫痪。就在杨景亮痛苦不堪的时候,妻子抛下仅3个月的女儿杨芳圆,与杨景亮离婚后远嫁他乡,从此再没有回去过。

    杨景亮并没有放弃,女儿小芳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村里人也给了父女俩很大帮助。杨景亮在家里开办了辅导班,还请人做了一个铁支架,靠它走动。杨景亮自强不息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2004年,他被评为临沂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广告节十月莱芜举办
零售店内危化品不得超1吨
一段救助延续17年两个家庭异地结缘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