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填昔日采石场,建个生态旅游区
西龙山“老伤口”将被治愈
  • 2011年08月26日 作者:
  • 【PDF版】

    ▲25日,周围墨绿色的山体与采石场形成对比。

    25日,一辆以前拉石子的车停在村子里。

    本报记者 刘涛 摄

    本报记者 刘伟 

    东港区秦楼街道庙山后村东边有座山,名叫西龙山,属于卧龙山脉。西龙山上有一个采石场,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存在,2005年停工。二十年余年来,这个采石场如一道伤痕嵌在山体上,不过,这个“伤痕”马上就要被“治愈”了。庙山后村现在正在进行采石场回填工作,明年完成山体恢复工作,将逐渐成为日照又一个生态旅游区。

     曾经:采石场存在20多年

    上世纪80年代,西龙山和庙山两座山共有大小三处采石场,其中西龙山上的采石场面积最大,现在就快要采挖到西龙山顶了。

    据了解,当初采石场就是庙山后村开办的,所以那时候很多村民直接就近在采石场工作了。运输石料的车也是一辆接着一辆进出庙山后村。

    采石场还营业的时候,庙山后村有些村民购买了翻斗运输车,专门用来运输巨石、石子。进出庙山后村的道路,有一段变得坑坑洼洼,两个减速带也被磨平,失去了原来的作用。

    据村民介绍,从上世纪80年

    代到2005年,20多年的采石给西龙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以前下雨,留下的水都是清的,现在都是浑的。

    “采出来的石头基本上都支持市区建设了。”25日,庙山后村党支部书记李见高说。

     如今:1500万元实施整治

    25日下午,记者还没进庙山

    后村就远远就看见西龙山上的一处“伤痕”,这曾经就是西龙山上最大的采石场。“伤痕”呈灰白色,与周围墨绿色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比,上边缘已经接近山顶。

    进入到庙山后村,路边停放了一辆翻斗运输车,该车的车体已经生锈,驾驶室内也沉积了一层灰尘。“自从2005年采石场关闭之后,这些车就放在这里,很久没动过了。”一位村民说。

    这个采石场长约200米,像是贴在了山体上,岩石全部裸露在外

    面,离采石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房子,房子的房顶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房子的框架孤零零地伫立着。

    据介绍,今年4月起,日照市全面实施治理项目,以恢复环境。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区域废弃矿坑治理,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争取了中央财政1500万元的治理支持资金。现在由日照市国土资源部门具体负责,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施工。该治理工程预计2012年4月份完工,届时破损山体将得到恢复。

     未来:将开发成生态景区

    “从6月份开始,山体恢复工作就已经开始了。现在就是把岩石炸开,然后再要开始回填山体,目前岩石爆破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了。”李见高说。

    李见高向记者简单介绍了整个施工过程。首先是将危险体清出,平坡整形,也就是通过爆破将坡度大的地方平整。现在的坡度大约是90度,整形后坡度约为60度。平坡整形完成后,就开始挂网,挂网指横向和纵向布置钢筋网,并固定在围岩上。

    挂网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回填工作。三处采石场总共需要回填土大约两万立方米,主要是城区旧城改造后剩下的土。然后就要开始植被播种了,预计西龙山采石场回填和植被恢复工作需要一年时间,如果一切顺利,明年这里将恢复原貌。

    现在的西龙山,墨绿色的山体上覆盖的是马尾松和杂草植被,这次采石场也力争将山体恢复成绿幽幽的面貌。“土填完之后,马上就可以恢复种植植被,但是考虑到马尾松成活率比较低,可能不会在种植马尾松了。”李见高说。

    李见高介绍,采石场关闭之后,村里的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但是等山体恢复工作完成之后,村民又可以在自己村里工作了。他们准备将西龙山开发成生态旅游景区,这样不但恢复了山体原貌,还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龙山“老伤口”将被治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