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自杀,谁是真凶?
  • 2011年09月05日 作者:
  • 【PDF版】

    班主任没让学习成绩很差的儿子参加期末考试,7月4日到5日的夜里,东平县银山镇马山头村小学学生战志强的妈妈服毒自杀。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由儿子被取消考试资格而引起的自杀行为,这一点,战志强班主任杜瑞霞和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该班主任称她咨询过战志强的意见,孩子“摇了摇头”。还强调“如果他的家人坚持要参加考试,那为什么一次都没到学校里找”。这句话说得更是可笑。首先是战志强的同班同学印证了该班主任的谎言,“考试前一天,杜老师当着我们同学面对战志强说,别参加升级考试了,让那个转学的同学写战志强的名参加考试。我们班里大部分同学都知道这件事。”其次,难道学生要考试还要家里人去找吗?每个孩子参加考试的资格不是平等的吗?战志强不敢违背老师的意思,战志强的妈妈阻止了要去找学校说理的家人,只因为“怕孩子以后上学会受委屈”。

    这位可怜的母亲,平时“为人实在,和周围人相处得很好,但不爱说话,有时受了委屈只是咽在肚子里。”在自杀前反复念叨着一句话,那就是“都不让孩子考试了,还有什么混头”。直到自杀那一天,这位母亲还整天把孩子不能考试的事挂在嘴边。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在战志强妈妈看来,不让考试,孩子前程就没有指望了,以后没有出息,自己的功劳也就白费了。这也许是中国大多数家长的心理,好像只有孩子能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找份体面的工作,有个光辉的前程,自己这辈子才算没有白操劳。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旗飘了很多年,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喊了好多年之后,换汤不换药的体制和“成绩就是一切”的老旧思想,至今仍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很多家长的思想里,笔者认为,这才是导致这位可怜母亲自杀的深层原因。

    这种思想导致了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众多家庭已经走入了病态攀比的地步。通宵排队只为孩子能进个好的幼儿园,四处托人找关系保障孩子小升初、中高考、大学专业选择的顺利,中间还穿插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培训班……很多家长这根最敏感的神经一绷就要十几年,在战战兢兢地呵护过程中,一不留神被触及或是伤害,则会上演很多悲欢离合。战志强母亲的自杀事件,则是这种现象的极端反映。

    “不患寡而患不均”。单纯用成绩划分学生优劣等级,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成绩差的学生,畸形的教育体制不从根本变革,老旧的思想不从源头上肃清,这类悲剧恐怕还会继续发生。

    文/素年锦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拿到钥匙,咋不能入住?
你不管我,我哪来的安全?
母亲自杀,谁是真凶?
莫让非法广告牌“生米煮成熟饭”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