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燥”的症状及预防
  • 2011年09月05日 作者:
  • 【PDF版】

    立秋以后,天气渐凉,气候就变得日趋干燥。此时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状,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对冷空气的刺激不适应,常发生伤风、感冒、流鼻涕等,这些都称为“秋燥”症。

    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很容易伤其津液。秋季到来,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会产生由于干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常称为“秋燥”。秋燥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就可以避免“秋燥”。首先,秋季不吃或少吃燥热伤津的食物。如煎炸鱼、烧鸡、烧鸭、烧鹅、油条、炒花生、板栗、蚕豆、煎蛋等。戒烟限酒,少吃或不吃性燥热的食物与果品,如虾、蟹、辣椒、韭菜、胡椒、五香粉、八角、茴香、榴莲等。秋季要多饮食生津润燥的汤水。如退火的白菜蜜枣猪肺汤、沙参玉竹百合瘦肉汤、老鸭(或野鸭)冬瓜汤、木瓜瘦肉汤、雪梨炖冰糖等。秋季进补宜清润,如肺阴虚,可用淮山15克、元肉15克、水鱼500克,隔水炖1小时;肾阴虚者可用冬虫草15克炖野鸭(或瘦猪肉)200克,炖1小时后食用。秋天要特别注意科学地饮水。饮水要少量、多次,慢慢饮,不可暴饮。多吃瓜果和蔬菜。最好每天吃1~2个雪梨、沙梨,或吃些西瓜、木瓜、巴蕉、葡萄、苹果等鲜果,吃些瓜菜如苦瓜、黄瓜、冬瓜等。

    (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补四宝
9月5日生活指数
“秋燥”的症状及预防
12号台风“塔拉斯”减弱为热带风暴
吹吹风
9月 7日,最高气温24℃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