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泉拍泉护泉,生命旋律与淙淙泉流共鸣
“老泉友”,爱泉路上有苦有甜
  • 2011年09月06日 作者:
  • 【PDF版】

    制图 罗强

    本报记者 赵丽

    “驻扎”在小村落里把所有泉眼都找遍,坐在山顶的泉子边上俯瞰半山腰里的云,看清泉石上流,听泉水叮咚响……在济南,有一些爱泉人,他们把找泉、拍泉、护泉当成无比重要的事,生命旋律与淙淙泉流一起奏响。

    守着清泉眼看半山腰飘过云彩

    又到泉水复涌的纪念日了,这些日子,78岁的徐家茂老人正忙着整理、归类两本资料———《见闻》、《知泉集》。老人很有紧迫感,他感叹,“年纪大了,得抓紧把与泉子相关的资料留下。”

    自从1982年开始,徐家茂就与泉结下不解之缘。当时在园林部门工作的他受命编写《济南市志》中的“园林志”,泉水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徐家茂和同事到济南各地实地探访泉眼。

    公园里的泉子都考察记录下来了,但散落在街头巷尾、田野村落里的泉呢?徐家茂开始了长达30年的“与泉有关的日子”。

    泉子是美的,找泉路上也有许多景色让人难忘。徐家茂告诉记者:58岁那年,他想去看看斗母泉村东的百花泉,可是这个泉在山上,泉子所在的村只有三户人家,上山根本没有像样的路,这个念头只好作罢。到快60岁时,他想,得去看看啦,要不年纪更大啦。他又来到这里,山依旧是又高又陡,不过已修了条柏油路。爬到山顶,找到泉子,清风徐来,看半山腰里云彩轻柔飘过,那时感觉真不像在人间。

    村里呆八天拍下大大小小的泉子

    章丘垛庄镇岳滋村,被叫做“百泉村”。这与市民杨宝生分不开。

    退休工人杨宝生,十几年来,无论济南市南部的乡镇,还是大的山岭沟坎,他基本都去过。次数多了,杨宝生生出这样一个念头:何不绘制一幅郊区地图,把见过的山水、泉流都标注出来?在绘图过程中,岳滋村进入了他的视野。在一个四月份,杨宝生骑着摩托车,来到岳滋村。在几位村干部的带领下,杨宝生用八天时间转遍了岳滋村的山峪,找出了100多个在枯水期仍然喷涌的泉子。

    后来,他还把拍摄的照片做成光盘,寄给了上海吉尼斯大世界总部,希望替岳滋村申报世界上拥有泉眼最多的村庄。虽然这一愿望最后没实现,但“百泉村”的名字从此便叫开了。

    爱泉人相聚泉是他们的魂

    寻泉路上有苦有甜,而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泉友”,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记者采访时,杨宝生随口说出周文莱、司长岭、杨玉春……平时常联系的得有十来个爱泉人。

    这些爱泉人年纪大的已经近八十,头发都白了,但只要听到“泉友”说起哪里的泉子好,也都兴冲冲地要去看看。

    “泉友”聚到一处,特别爱分享自己拍过的好泉子。杨宝生告诉记者,有时去泉友家做客,第一件事就是到电脑前,看存在里面的泉水照片,点评一下这个泉子如何如何。

    虽然平时各忙各的,但一有事大家都非常上心。在爱泉老人张宗祥举办的“泉水图片展”上,来了不少“泉友”,他们帮着张罗,还邀请了不少人发言,把图片展办成了一个小型研讨会。在保留司家井等古泉的过程中,也有这些“泉友”奔走的身影。

    徐家茂说,他常想起那些寻泉路上认识的老百姓。爱泉的人挺多,热心的人挺多,认识他们,是一种缘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访山野名泉有“向导”了
“老泉友”,爱泉路上有苦有甜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