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读者上定远舰感受甲午风云
一边参观游览,一边学历史知识
  • 2011年09月0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威海9月4日讯(记者 高洪超 冯琳) 3日下午,秋高气爽,本报20余名小读者和家长一起来到定远舰景区,登上定远纪念舰,一边见识悬梯、速射炮等新鲜“东东”,一边听导游讲那些发生在威海的甲午故事,感受甲午风云,学习历史知识。 

    得知本报小读者前来参观,定远舰景区特意打出了“欢迎齐鲁晚报小读者”的电子字幕,并安排导游一路陪同讲解。“定远”号铁甲舰是中国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舰队旗舰,当时号称“亚洲第一巨舰”,1895年威海保卫战时自毁于刘公岛。2005年5月,经过威海港集团历时4年多考证、复造,“定远”号纪念舰停泊威海港北码头,”定远归来“成为威海独特的人文景观。  

    跟随导游,登上引桥,小读者首先来到定远舰甲板。导游冯小姐向大家介绍了安装在甲板上的一门75毫米口径速射炮。男孩对此更感兴趣,11岁的孙岳抓住炮闩不放手。在冯导游的指导下,孙岳转动炮闩,打开炮门,装模作样瞄准起来。甲板上,三个并联的木圈吸引了大家注意,“安装这些个大圆盘干什么?”冯导游解释说,这是备用人力舵轮,当水下船舵失灵后,就要人工转动这三个直径两米的备用舵轮,驱动水下的船舵,实现定远舰的转向。定远吃水7300多吨,因此,六个舵轮共需要6个人一起用力才转得动。“那五根管子的是炮么?”孙岳对大炮颇有直觉,冯导游解释说:“对,这叫五管哈乞开斯速射炮,需要三个人才能操作,专门用来对付鱼雷艇”。

    在视野开阔但缺少防护的甲板飞桥上,导游冯小姐告诉大家,当年黄海海战打响时丁汝昌就是站在这里指挥战斗,目的是鼓舞士气。接着大家来到下甲板,在305毫米主炮底下,冯小姐给孩子和家长澄清了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误———主炮晾衣。站在下甲板上,黑黝黝的炮管离甲板近三米,炮管本身粗近半米,冯导游问大家“这个黑炮管上能晾晒衣服么?”孩子们七嘴八舌,都反问“怎么挂上去呢”,11岁的王振衡干脆说“挂上去也会被风吹跑了”。结合实地观感,冯导游告诉孩子们,用主炮晾衣这个例子来证明北洋海军军纪涣散是很荒谬的。 

    随后,孩子们和家长进入舱内,参观鱼雷发射管、军官宿舍、士兵吊舱,听导游讲述北洋海军从成军到覆灭的全部历史过程,还观看了光电模拟的威海保卫战历史画面。轰隆的炮击声中,孩子们神情严肃,沉默无声,全然没了此前的调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9月10日走进仙姑顶名胜风景区
现场直击
现场花絮
小读者上定远舰感受甲午风云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